為凡夫妄心六十心之第十七。與龍趣之心相同;乃多貪無厭之心。對治之道應思惟少欲知足、無常等。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一八·二下):「云何龍心?謂思念廣大資財。」[大日經疏卷二](參閱「六十心」1242) p637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禪林中,於開堂祝聖時,侍者插瓣香後,更拈一炷香。或新住持為其本師插香於爐,插完歸位後,侍者進前再插一炷香或撮...【無礙解住】 p1066 瑜伽四十七卷十六頁云:云何菩薩無礙解住?謂諸菩薩、卽以善清淨無動慧等持、為所依止,得廣大...亦名:剃髮即與五戒後受十戒、沙彌戒歸方雲出家 子題:十戒方名出家、受十戒者方名出家、形同出家體猶是俗、剃髮已...(367~441)南朝劉宋僧。河南河內人,俗姓王。從學於鳩摩羅什,尤擅長十誦律。羅什讚師為後世之優波利(佛陀十大弟...(術語)四種道理之一。謂有生必有死,有因必有果,乃天然自然之道理也。...梵語 manda,巴利語同;或梵語 sarpir-manda,巴利語 sappi-manda。指由牛乳精製而成最精純之酥酪。乃五味之一,即...菩薩向佛陀所作之二種勸說請求。據大智度論卷七載,二種勸請即:(一)勸請轉法輪,指佛陀初成道時,菩薩勸請世尊為眾...【永出】 p0495 雜集論八卷十四頁云:何故名永出?永出諸纏故。此依斷諸纏說。謂已生者,皆遠離故。...(傳說)南天竺有鐵塔,收藏一切秘部大經,龍猛菩薩(舊譯龍樹)入其中,值金剛薩埵,傳受兩部之大經,金剛智三藏口...(譬喻)信心之實德,廣大無邊,故譬之海。教行信證三本曰:真如一實之信海。...他化自在,梵名 Para-nirmita-va?a-vartin,巴利名 Para-nimmita-vasa-vattin,音譯作波羅尼蜜和耶越致、波羅尼蜜...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於佛光內寺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在樂音樹...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
佛要教化的眾生是什麼呢?是剛強眾生。我們這些眾生都是剛強啊,如生牛皮,憍慢,剛愎自用,自己愚癡透頂還以為自己...
為什麼很多人很難相信淨土法門?他就很難相信你為什麼沒有這麼一個次第。談這個圓頓,就是超越次第的。但一般人就喜...
佛教傳入中國將近兩千年。自東漢到唐末是由萌芽而達燦爛的時期,由四代到現時是由凋零而至枯槁的時期。所以衰落的主...如果能夠早一點智慧地想一想它的結局,也許人世間的許多悲劇都可以避免。 1、第一種結局:無言平淡的結局。 兩個寂...
東來老家的鄰居成哥,是他五服(謂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自身五代)之內的大哥,那時成哥剛頂了父親的職位,...
眾生在學佛的過程當中,他面臨很多行法,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在面對這樣多的法門的情況下,很多人就會覺得,哎呀,我...
地藏經上有一句話,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平時飲食沒有節制,貪圖口欲,暴飲暴食,那麼他今生...
娑婆言釋迦,西方言彌陀。先釋迦者,教所由興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聖,豈得辜恩。古有臨終焚香先供養釋迦...
龍心
【佛光大辭典】
上篇:龍天 | 下篇:龍戶 |
(行事)又云灌佛會,亦云降誕會。以佛生日即四月八日,行灌佛之式也。...
從香
無礙解住
出家先與五戒方受十戒
僧業
法爾道理
醍醐
二種勸請
永出
鐵塔
信海
他化自在天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一切的權勢、財富、享樂都是無常

為什麼很多人很難相信淨土法門

論佛教徒的修養
婚外情的六種結局

少年東來忍辱得福

今生得遇念佛法門是最大的幸運

飲食無度者得飢渴咽病的現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