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的念佛人臨終前先感恩釋迦佛

娑婆言釋迦,西方言彌陀。先釋迦者,教所由興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聖,豈得辜恩。古有臨終焚香先供養釋迦者,正此意也。——蓮池大師《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娑婆世界的佛是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大慈尊是阿彌陀佛。那為什麼有的古人在臨命終時先歸命釋迦牟尼佛?因為我們能聽聞到淨土法門這一大教,首先要感恩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以大悲願力示現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人壽百歲的時候過來,那沒有相當深重的悲願是不可能的。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發五百大願,稱為大悲菩薩。

在一切菩薩都不敢發這樣深重大願之際,他竟然發了一個在人壽平均百歲、苦難深重、濁惡不堪的時候,來到此間示現成佛的願,並且宣說這「一切世間極難信」的淨土法門,所以我們要知恩報德,感恩釋迦牟尼佛。

這裡先談談「孺子封侯,尚不背本」的典故。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時候,集合天下的英才,其中有位謀士叫陳平。陳平少時喜讀書,有大志。

一年,正逢社祭,人們推舉陳平為社廟裡的社宰,主持祭社神,為大家分肉。陳平分得很均勻,社裡面的老人就稱讚道:「好啊,陳平這孩子分肉很公平!」陳平就說:「啊,如果我能夠宰割天下的話,也像分這個肉一樣平等無差!」你看,他非常有抱負、有胸懷。

陳平的名聲就一下傳開了。千里馬需要有伯樂啊,當時有位魏無知,知道陳平很了不起,就把他推薦給漢高祖。

陳平六出奇計,輔佐劉邦統一天下,建立了大功,先後被封為戶牖侯、曲逆侯。在封為戶牖侯時,他卻說:「這不是我的功勞。」漢高祖說:「我採用先生的謀略計策,戰勝了敵人,怎麼不是你的功勞呢?」

陳平說:「如果不是魏無知,我怎麼能夠出仕為官呢?」漢高祖聽了就很讚歎:「像先生這樣可以稱得上是不背本忘恩了!」於是又賞賜了魏無知。這就是「孺子封侯,尚不背本」的來歷。

我們凡夫在六道輪迴,苦不堪言,無量劫不能出離,但今生竟能以信願稱名往生到極樂世界,成為阿鞞跋致的菩薩。那得到這麼大的利益,還能辜負這個大恩嗎?所以要感恩說法者——釋迦牟尼佛。

這裡再引用劉遺民的一個公案。劉遺民是我們東林蓮社十八高賢之一。他是漢代楚王的後裔,對這個世間的戰亂已經看透了,就回歸生命的真實,依慧遠大師專修念佛三昧。

他用功真的是很精勤哪,很快就在定中見到光明,修行十六年見到阿彌陀佛。而且呢,還到了極樂世界喝了八功德水。

劉遺民臨終前預知時至,知道自己要往生了,就讓大家來給他助念。他首先焚香,先感恩釋迦牟尼佛:如果不是釋迦牟尼佛來到此土宣揚淨土法門,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的話,我哪能有今天預知時至、安然往生這樣的幸事呢?

所以劉遺民是先拜謝釋迦牟尼佛,然後隨阿彌陀佛往生淨土的。這就是為什麼古時有的念佛人在臨命終時先歸命、感恩釋迦牟尼佛的深意——知恩報恩,不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