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於相’,‘相’的意思在《金剛經》中講得很清楚,即不住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行佈施。拿什麼來做佈施呢?

有錢可以佈施,沒錢也可以佈施,有學問可以佈施,沒學問也可以佈施,甚至是一名乞丐也有東西可以佈施。

有錢可以用錢佈施,有物可以用物佈施,有知識、技術,則可以用知識技術佈施。如果什麼都沒有,也可以用歡喜心來佈施,或說一句讚歎的話,用言語來佈施。譬如,人家做了一樁壞事,你原本可以罵他,但你不罵他,只是念一句‘阿彌陀佛’,但願他以後不要再做壞事,用心的力量、口的力量,多多少少也可以影響這個人。心有誠,物有感,頑石也能點頭,何況是人?因此,只要誠心祈求、祈禱,希望他不再做壞事,或用柔軟語來勸導、感化他,那也很好,也是佈施。

如果人家做了好事,我們就應該讚歎他,雖然只是一點點好事,但是,也應該加以讚歎。人都是希望受到鼓勵、讚歎的,而不希望被指責、謾罵。所以,不論是財佈施或言語佈施,佈施如果得當,我們的社會就會非常和諧,非常祥和、幸福。人人佈施自己而成就他人,我們的社會還有什麼不理想、不滿意的事呢?

但重要的是,要不住於相,住於相就麻煩了。住於相的意思就是說,佈施時一定要佈施給某一個人,佈施給某一個特定的對像,並要求獲得一定的回應。

譬如,過年時在農禪寺,好多人來向我拜年。我算是什麼人物,值得人家這樣拜?他們拜的時候,我念著‘阿彌陀佛’,心裡想,他們拜的是阿彌陀佛,不是我。而拜年的人呢?有的是來看看‘聖嚴法師’是什麼樣子,有的是以恭敬心來送紅包給我,來讚揚我,這兩種都有。
但是,曾經有一個人告訴我:‘師父,你看,那些人來了,又不送紅包,只會眼睜睜地瞪著你看,這些人真是罪過!’

我說:‘阿彌陀佛!不可以這麼說。他們來見我,我都以平等心祝福他們早日成佛,早日得解脫。我平等地祝福他們,他們紅包裡有多少錢,我根本不管,也不管他們究竟有沒有送紅包。他們能來,便是不容易!他們沒有去看電影,而來看我這和尚,就算是抱著好奇的心情,也是好的。’這就是一種‘無相’的態度,就是不要以差別心、差別態度來看待眾生,而以一律平等、無差別的態度來接待他們、祝福他們。

但是我們都還在凡夫的階段,怎麼可能完全‘無相’呢?至少我知道什麼人給了錢,什麼人沒給錢。但是,我會時時警惕自己,要‘無相’,要平等的給予祝福。而且既然聽了《金剛經》,念了《金剛經》,何況我還在講《金剛經》,當然更要練習著具備這樣的態度。

佈施無相,我們受佈施,也要‘無相受’,心裡才不會覺得有愧於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