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信佛的老太太早晚課都按時做的,也迴向給眾生,自認為心量很大。
師兄讓她參加助念小組,她回答說「沒有時間」。同樣是佛門在家弟子的媳婦忍不住與老太太說了「您現在幫助別人,其實在幫助您自己……」老太太很不悅,覺得媳婦不過皈依佛門一年沒有資格來「教訓」她,讓她不解的是為何是媳婦屢屢有感應:觀音菩薩生日時竟然見到了觀音佛像,背《心經》有時竟然能聞到百合花的香味。
感應也是因緣法,感應要有因緣條件。水不清,如何能影射景物?谷不空,如何能吞吐聲納?人如果沒一顆清淨、感動的心,如何能與真理相應,如何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所謂「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這就是感應的原理。
有個小男孩對著山谷大叫「我討厭你」,藉以發泄心中的不滿,結果他驚訝的發現,週遭的人也都討厭他。小男孩哭著把情形告訴媽媽,媽媽安慰他,並且帶他回到山谷,要他再叫一聲「我愛你」,結果小男孩破啼為笑,因為他聽到四面八方的人也都告訴他:「我愛你」。
空谷回音,這就是感應!敲鐘鐘響,敲鼓鼓鳴,這也是感應。烏龜望蛋,孵化小龜;螟蛉有子,蜾負之,這也是感應。毒氣外泄,襲人喪命;溫暖如電,流入心房,這也是感應。
感應就是天地萬物、宇宙眾生之間的一種互動、呼應。看到月圓月缺,興起了歲月的流逝;目睹花開花謝,感嘆世間的無常,這都是感應。母子連心,魂牽夢繫,這也是感應。
感應也是因緣法,感應要有因緣條件。水不清,如何能影射景物?谷不空,如何能吞吐聲納?人如果沒一顆清淨、感動的心,如何能與真理相應,如何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所謂「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這就是感應的原理。
生活中,一句話,就會讓人歡喜不已;一句話,也會令人痛苦不堪,這也是感應。喊一聲萬歲,就能獲得賞賜;罵一句昏君,也會鋃鐺下獄,這都是有因有緣的,這也合乎緣起法則。
經常有人問:念佛、誦經、超渡,為什麼一定會有感應?所謂「心誠則靈」,道理是一樣的。
有個禪師正在開示「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眾中有個青年不屑的反問禪師:「一句‘阿彌陀佛’只有四個字,怎麼有那麼大的威力呢?」禪師不回答他的問題,只責備他說「放屁!」青年一聽,怒氣衝天的指著禪師責問:「你怎麼可以罵人?」禪師平靜的笑道:「一句‘放屁’才兩個字,就有這麼大的力量,何況‘阿彌陀佛’是四個字,你說怎麼會沒有威力呢?」
其實,「有感則應」,日常生活中,喝茶解渴、吃飯能飽,只要你留心,何處沒有感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