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土在經論中有時也叫做佛剎、佛界、佛國、淨剎、淨界、淨國、淨土等。隨著大乘教義的開展,佛不僅在本世界有,而且在十方世界都有;佛的體性也有二身、三身等分別,所居的剎土體性也隨著不同。因此,關於佛土的差別,體性,份量,處所,共與不共等法門分別也隨著展開了。
佛土的差別和佛身的差別有緊密的聯繫。佛身的分類很多,佛土的分類也因之有異。依佛身有生身和法身的分別,佛土就可以分為生身土和法身土兩種,其中生身土通於淨穢,法身土唯是清淨。又生身也可叫做權身,法身也可叫做實身,所以佛土也有權土和實土的不同。又佛身可有三種,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相應的佛土也可分三,一、法性土為自性身所居;二、受用土為受用身所居,這二土唯屬於淨;三、變化土為變化身所居,通淨及穢。在《佛地經論》和《成唯識論》中又述四身和四土。四身是將三身另開,一、非受用非變化名自性身;二、受用非變化名自受用身;三、亦變化亦受用名他受用身;四、變化非受用名變化身。這裡,自性身依法性土,如《稱讚大乘功德經》說:「是薄伽梵住法界藏」,公元533年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說「婆伽婆住法界殿如來境界之處」(唐譯缺此一語,《佛地經論》解此為受用土);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如密嚴世界;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如《佛地經》說所居十八圓滿的世界及華嚴世界;變化身依變化土,如釋迦牟尼所化娑婆世界南瞻部洲等。於公元565年譯出的《勝天王般若經》就菩薩十地立十佛身,一、平等身,二、清淨身,三、無盡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離尋伺身,七、不思議身,八、寂靜身,九、虛空身,十、妙智身。此十身皆唯法身別開,佛土也隨之而有十種,一、遍行土,二、最勝土,三、勝流土,四、無攝受土,五、類無別土,六、無染淨土,七、法無別土,八、不增減土,九、智自在土,十、業自在土。《佛地經論》卷七引經(《華嚴經》)說十種佛,一、現等覺佛,二、弘誓願佛,三、業異熟佛,四、住持佛,五、變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隨樂佛。此中,初五可配化身,次二可配法身,後三可配受用身,因之土別仍只三種。隋智者大師曾纂集經義創立四土之說,一、常寂光土,相當於法性土;二、實報莊嚴土(一作實報無障礙土),相當於受用土;三、方便有餘土,為二乘果地所居;四、凡聖同居土,相當於變化身土。
佛土的因緣,窺基法師曾總攝經論之義說淨土因有二,一由善根,二由大願。由修善根為佛土因,《攝大乘論》和《佛地經》皆說佛土為勝出世間善根所起。又由發大願為佛土緣,《對法論》說佛土由大願清淨善根之所引發。佛土因的總相如此,但四土的勝因也各不同,一法性土唯以二空無分別智為因緣,因為證法性理只有這一無分別智;二自受用土唯以自利後所得智為因緣,因為證事五蘊只有這種後得智;最後他受用土及變化土同以利他後所得智為因緣。圓滿法性土,十地菩薩不生,但以無分別智為因緣,十地亦可分別證會(參看上文引《勝天王般若》十土義)。自受用土,十地菩薩不生,知而不證。他受用土,十地菩薩以後得智為因緣,無分別智加行智等為助因。變化土,地前凡夫以加行智為正因緣,二乘以後得智為正因緣。諸佛土的果相,依《佛地經》說是以最極自在淨識為相,這就是說以佛的無漏心為淨土的體相。經文的識字原文作了別,這是說淨土的體相是從認識(了別)方面加以判別安立的,離開認識的作用,也就沒有這些剎土的分別,所以說非離識外別有其土。這裡,法性土就是法性心,因為這種剎土的體相不離無分別智相應淨識,沒有這種無分別智,這種土相也就無從認識。自他受用及變化土都不離於佛後得智相應淨識,但因識有多種,若分別安立則自受用土即第八識(賴耶即密嚴),他受用土即第七識(華嚴,極樂),變化土即前五識(娑婆)。上文所說,十地菩薩見法性土(分證)和他受用土,地前三乘見變化土,都是不離能見者的有漏無漏能觀淨識的。土的淨穢既因認識(了別) 而異,所以諸菩薩要想嚴淨佛土,先要以方便嚴淨自心,隨著諸菩薩自心嚴淨得怎樣,就可以得到怎樣的嚴淨佛土。
各種佛土的主,伴,眷屬等,因土的體性不同也各有異。一、土主,法性土以法身為主;自受用土雖遍法界,然為一一佛自變,各自為主,不相障礙;他受用土及變化土,雖是各佛自變,然而是一合相,各隨所應攝受為主不相障礙。二、輔翼,法性土和自受用土只有佛居沒有輔翼,十地菩薩雖能分證但不能為輔;他受用土由地上諸大菩薩為輔翼;變化土由三乘等眾(即二乘聖人,菩薩,凡夫等)為輔翼。三,眷屬,法性土和自受用土沒有眷屬;他受用土唯有天人以為輔翼。這有二義,一因他受用土雖超三界,但仍屬三界攝(一類),所以三界中的天人得為輔翼;二是佛為成熟所化有情示現這樣的天人等;變化土中以真實天龍八部為輔翼。在他受用土中,菩薩是真,二乘八部是權現;變化土中,二乘八部是真,十地菩薩是權跡。四、任持,法性土不需要任持,自受用土由佛的自法樂來任持,他受用土由佛及諸大菩薩廣大法味喜樂所持,變化土以四食為任持,也可說以法味為食。五、事業,法身唯自利或通自他二利,自受用身唯自利,他受用身及變化身唯利他,剎土為身之依,利益事業相同。六、攝益,自性身土及自受用身土,唯佛自證,斷障圓滿,不說攝益;他受用土滅諸煩惱災橫纏垢;變化土中,二乘聖者亦滅煩惱,地前菩薩及凡夫等煩惱災橫雖未永斷,制伏現行亦為攝益。七、無畏,內有攝益,外無怖畏。法性土及自受用土唯佛所居,佛已遠離眾魔(四魔),無怖畏因故無怖畏;他受用土中十地菩薩離粗四魔無五怖畏;變化土中三乘聖者也能分離諸魔,都可以無畏。八、游路,佛以大念慧行為游路,大念行即無分別智,為法性土之遊路(游路之遊依藏譯本即出離,故游路即指出離之路),大慧行即後所得智,為二受用土及變化土之遊路。十地菩薩則大念即聞慧,大慧即思慧,大行即修慧,以此三慧為游路而詣佛土。變化土中三乘皆以三慧為游路。九、所乘,有路必有車乘,《佛地經》說大止妙觀以為所乘,止即三摩地 (等持),觀即般若(慧),佛之三身乘此入三佛土,十地菩薩乘此入他受用土,地前二乘乘此入於淨土。十、入門,諸佛土以大空無相無願為所入門,這有兩解。一解,因無相門入法性土,因無願門入自受用土,因大空門入他受用土及變化土。二解,三門皆入三種佛土,詳如《大乘法苑義林章》辯。
經論中常說到的幾種佛土還可略加解釋如下:
一、法性土,這種剎土本身就是真如理,所以無處可言,又因非色所攝,不可說它的形量大小,但依事相說,其量無邊,如太虛空遍一切處。這土是一切如來共同所證,所以體無差別。又因自性身依法性土,而這裡的身土體無差別,不過能所依立名有異,以覺相為身,以法性為土。這一句義(範疇)在經論中有許多異名,如真如、法界、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無我性、空性、無相、勝義實相、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自覺聖智、內證智、涅槃等。後世密宗且根據這種身土一如之義,指其即因位之菩提心,或更立名為法界體性智,或立名為法界身,或指為理法身,其後更人格化而為大樂金剛薩埵(見《五秘密經》)。天台智者大師曾立常寂光土相當於這法性土。考常寂光土初見於《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經說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所居佛土叫做常寂光。漢土初以毗盧遮那為法身,故以常寂光為法性土,但據後來翻譯的顯密經論,毗盧遮那實是他受用身,所以常寂光土的原義只能是他受用土了(公元376年竺佛念譯《瓔珞經》說毗盧遮那是法身佛,盧舍那是受用身佛,釋迦牟尼是化身佛,但毗盧遮那和盧舍那梵文一名,故其說可疑)。
二、自受用土,本剎土即第八識阿賴耶轉依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所變,自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無斷,唯以無漏色蘊色香味觸相續四塵,及聲一種有時間斷,共五塵為性,體具事相色法功德,唯佛所覺,非靜慮者靜慮境界及尋伺境界。它的份量,周圍無際,隨法性土其量無邊,充遍法界別無處所,雖一切佛各變不同,但都無邊不相障礙。這一剎土依義來說即密嚴剎土(玄奘法師未譯此經,故窺基法師《大乘法苑義林章》於此土未舉剎名),因為密嚴經中明說賴耶即密嚴,與自受用之義相合。在這一剎土中身土也是無別的,唐代密宗即依此而立智法身,並人格化為普賢。如金剛智譯《金剛頂經》說:「普賢法身遍一切,能為世間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住等虛空。」後代解釋,或指為四面毗盧遮那,或指為一印會的大日如來,或說為普賢金剛性海。
三、他受用土,這一剎土即第七識轉依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就,隨於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器土即以無漏色蘊四塵或五塵(同上)為體性,有十八圓滿,如《佛地經論》所說。本剎土即一般所說的華藏世界,份量的大小依窺基解為隨十地菩薩所宜,大小不定。《智度論》卷五十說:
(一)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化佛世界)一時起,一時滅;
(二)如是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
(三)如是一佛世界數如恆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海;
(四)如是佛世界海數如十方恆河沙世界是佛世界種;
(五)如是世界種十方無量,是名一佛世界(報佛世界);於一切世界中取如是分是名一佛所度之分。
龍樹菩薩在這裡舉出了三千大千世界,佛世界,佛世界海,佛世界種,報佛世界,共五個次第。西藏譯《金剛手灌頂續》說一日月所照臨為一世界,百俱胝(十萬萬下同)世界為一三千大千世界,百俱胝三千大千世界為一華藏世界系,百俱胝華藏世界系為一中系(佛世界海),百俱胝中系為一大系(佛世界種),百俱胝大系為一圓滿華藏莊嚴世界相(見克主結《密宗道次第論》,法尊法師譯)。這一次第和龍樹菩薩所說相合,但數量更為明確。此一圓滿華藏莊嚴世界種即為他受用身佛毗盧遮那所應化的範圍,詳細的安立如《華嚴經》廣說。後代密宗立五部如來的他受用佛土,中央為毗盧遮那佛土,另外東方有阿閦佛土,南方有寶生佛土,西方有阿彌陀佛土,北方有不空成就佛土。實際上,依《華嚴經》意,象華藏世界這樣的佛土,在十方也是無量無邊不可數計的。他受用身和他受用土也是一合相,因此他受用身量的大小也即以剎土的大小為範圍,隨地上菩薩的根機而所見不同。這他受用身,在經論中也說住色究竟天。這色究竟天依《長阿含經》卷十八,《大智度論》卷七,《大毗婆娑》卷一百三十三和一百三十四,《俱舍論》卷十一,以及《華嚴疏抄》等所說,千四洲日月乃至千梵天為一小千世界,百萬(千千)日月乃至百萬初禪天及千二禪天為中千世界,十億(百俱胝=千千千)日月乃至百萬二禪天及千三禪天為三千大千世界,第四靜慮其量無邊(經論各說數量不同,茲略取一義)。大毗婆娑說:「由此若依第四靜慮起有身見極難除斷,以執無邊地為我故。」色究竟天為第四靜慮之極頂,依其為毗盧遮那住處之義,當即以圓滿華藏莊嚴世界種為範圍。這一天是色界的邊際,依義當為一報身佛所化有情所感色法的邊際,所以形量極大。
四、變化土,就上面所說的他受用土,地前所見即為化土,但有廣狹之異。在小乘中唯言釋迦牟尼一佛,沒有許多化身。大乘資糧道菩薩可見,四天下有一主佛,加行道中即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主佛。初地以上所見佛土漸漸增廣即為他受用土,詳如《十地經》說。如人類所居的四洲即屬於名叫娑婆世界(堪忍世界)的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化身佛釋迦牟尼所應化的佛土。其餘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或已有佛,或現有佛,或當有佛,各為一化佛的佛土。一般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也有報化二義。後來在密宗中分無量壽和無量光二名,前者為報身佛,所居土為他受用;後者為化身佛(現比丘像)所居為變化土。阿彌陀經所說西方去此過十萬億(依梵本為百千俱胝=萬萬萬)佛土,按照上文所舉他受用土各級世界的大小,仍和娑婆世界同屬於一個世界海而為化土之一。另外如東方藥師佛的淨琉璃世界,其體相也和極樂世界相同。大乘經中還說到在娑婆世界的兜率天上有宮名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彌勒的住處。極樂世界和兜率內院是大乘興起以後一般佛教徒欣願往生的處所,如相傳龍樹菩薩即往生極樂世界,而無著菩薩即往生兜率內院。
對於這些剎土的體性,我們不要忽略了經論中解釋的色法(物質)意義。法性土和自受用土體性是一,不過就認識(了別)方面加以區別。所謂法性土即真如理,自受用土以無漏色蘊四塵五塵為體性,就是肯定了這種剎土的物質性。如果我們把法性根據字義解為概念的本性(法為意識之境相當於概念),法界解為內在的規律或本質,則所謂法性土或自受用土其意義不過是理智的認識對像,屬於高級認識的範圍。至於地上菩薩所見的他受用土,範圍廣大,也只能是理智的認識對像(見上文他受用土段二級至四級)。地前菩薩二乘聖者以及凡夫則可見的範圍自四洲以至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一般耳目所可接,一分理智所可及的。佛教大乘對於剎土的這種分類是有其現實意義的。所謂各土皆不離識,一方面是指出各土的不同是就認識(了別)的程度和範圍來區分,另一方面也是對於不可知論的一種否定,遮遣了有不能認識的存在。
這樣,由凡夫,二乘,地前菩薩,地上菩薩,以至佛地的安立,從佛土的分別來看,毋寧說是認識真理的一種由略到廣、由淺入深的上升發展過程。由地前認識耳目所可接的四洲開始到佛地以自受用身受用無量無邊的自受用土和以自性身親證法性土真如理為止,顯然含有對於真理無限地接近的意義。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地前的對於剎土的認識,只不過是感覺的認識(前五識—變化土),地上則達到理智(邏輯、思惟)認識的領域(末那識— 他受用土),在十地中逐漸掃除認識上的障礙(所知障),步步深入(十地分證法身),同時感覺認識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剎土地地增廣),但每一階段仍是有限有量的。到了佛地才達到充認識之量而盡其用的境界。
根據經論和傳說,在人間也有不少為大乘菩薩所應化的淨妙之土。在《華嚴經》的《菩薩住處品》就列舉了許多菩薩所住的勝地。西藏後來傳說有五方勝土。中央摩揭陀國金剛座為賢劫千佛成道之處。東方有文殊師利菩薩的剎土在中國的五台山。南方有觀自在菩薩和多羅(度母)菩薩的剎土布呾洛迦山(見《西域記》十末),吉祥山(參看《西域記》十憍薩羅國條),和馱那羯磔迦窣堵波(粳聚塔,即相傳為說《時輪金剛經》的地方)。西方有金剛手的剎土空行密藏鄔胝衍那(烏萇,烏仗那)和迦濕彌羅(罽賓)。北方有五法王和二十五部主所居之處苫婆羅(香拔拉)(見松巴《佛教史》三頁)。此中布呾落迦山在中國也有同名的普陀山為觀音應化之處。吉祥山即《西域記》十所記跋邏末羅耆釐(黑蜂山),法顯《佛國記》作黑波羅越山。馱那羯磔迦窣堵波,現代學者多推定為塔,遺址已經發現。鄔胝衍那和迦濕彌羅屬北印度,中國古代也叫做烏萇和罽賓。迦涅彌羅據《大唐西域記》所述本為藥叉守護之國,金剛手為藥叉主,所以在後代傳說中其地就成為金剛手的剎土了,又迦濕彌羅東北,烏萇東部有東女國(金氏),據迦濕彌羅國史也曾為迦濕彌羅所征服。另外,烏萇以東如缽露羅(勃律)、斫句迦(沮渠)、于闐等國,都是古代大乘經典薈萃的地方。西藏傳說烏萇有空行母洲,金剛手所結集的密宗經典收藏其中,當和東女國有關。苫婆羅 (香拔拉)國的地望據西藏傳說在千泉之南和蔥嶺以北(松巴《佛教史》六頁)大致相當於漢之大宛,唐代的捍 (拔汗那,寧遠國)的地方,其他四面環山和《時輪經》中所說的情況相似。此外,佛經中所說的香山,印度也稱為雞羅娑山,西藏稱為岡底斯山,為四大河發源的地方(相當於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崑崙之丘或崑崙虛)。山上(或南部)有池名阿耨達池,印度也叫做摩那娑池,並有宮殿名阿拿迦嚩底宮是金剛手,烏蒭瑟摩,毗婆門,吉祥天女,歡喜天的住處,印度傳說濕婆和冥天女也住其中。大概迦濕彌羅,烏仗那,東女國,和雞羅娑山這一區域自古傳說為藥叉守護之域而為金剛手的剎土,後來成為密乘發祥的地方。至於靈鷲山和楞伽山等都是佛在世說法之處,後代也成為佛徒瞻仰巡禮的勝地。以上所說的地方在大乘經和後代佛教徒的心目中都認為是人間的淨勝之土。
(郭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