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後,佛教內部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開始分裂。先後形成了許多部派。最初分裂為大眾部和上座部,這被稱為根本二部,以後又從兩個根本部中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爭論的主要問題,訶梨跋摩在《成實論》中曾概括為「十論」,即二世有無?一切有無?中陰(輪迴的主體)有無?頓悟或漸悟?羅漢是否有退?隨眠(煩惱)與心是否相應?未受根業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數?有無人我(靈魂)等。對於這些問題各個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認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應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與佛果位相同,他們把一切現實存在分為色法(物質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種」(地、水、風、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長、短、大、小、方、圓等形象和青、黃、赤、白等顯色以及其他感官對像),心法有八十九種,並作了詳細的分析。上座部後來又分為根本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前者流傳於雪山即喜馬拉雅山麓,後者流傳於克什米爾地區。說一切有部後來分出犢子部,犢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繼又分出化地部、經量部等共十一部,說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徵是重視三藏中的論藏,也就是著重對佛教理論問題的闡述。在1世紀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統治時,曾舉行大規模的結集,編纂了《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和六足論等龐大的論書,主張「法有我無」、「三世實有」和「法體恆有」;經量部約成立於3世紀末,是最晚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主張「過去未來無體,現在實有」。佛陀以蘊、處、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區別實有和假有。說一切有部主張蘊、處、界都是實有。經量部則主張蘊、處是假有,界是實有,這意思是說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觀的存在形式(蘊)以及人們的認識器官和對像(處)都是一種虛假或唯名的存在,它們不過是人們認識中的感覺材料,只有人們的認識的根源(界)才是真實的存在(實有)。大眾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別提倡「一心相續說」和「心性本淨說」。部派佛教後來向大乘發展,從大眾部向中觀派(空宗)發展,從上座部向經量部發展,進而向瑜伽行派(有宗)發展。
佛弟子文庫 > 中國大百科全書 > 正文
(1575~1630)明代曹洞宗僧。龍舒(安徽舒城)人,俗姓沙。又稱大艤,字無異。世稱博山禪師。十五歲禮拜五台山,參...唐代僧。生卒年、籍貫均不詳。天資穎悟,強識過人。出家受具足戒後,就長安崇福寺之滿意學律,盡得相部宗之所傳,與...(術語)或作迴向。回者回轉也,向者趣向也,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迴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於他...【欣樂障斷見跡行補特伽羅】 p0830 瑜伽七十卷八頁云:云何欣樂障斷見跡行補特伽羅,應知此有二種。謂欣樂煩惱...(異類)Nāga,譯言龍,象,無罪,不來。稱佛或阿羅漢為摩訶那伽,喻其有大力用也。玄應音義三曰:那伽,此雲龍,...又作密授、密附。即師家親自秘密傳付佛法予弟子。亦即禪宗之以心傳心。又學人了悟自己本來之真面目,並由其師給予證...亦名:教誡說法 子題:十二緣行 行事鈔·導俗化方篇:「雜含雲,一法師,得受六十新學比丘,教誡說法。佛告比丘,有...(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了義燈四本曰:無相論云:一切諸種,無所隱沒,故無沒也。...方便道者,謂所有資糧皆是方便,或有方便非資糧,謂已積集資糧道者,所有順抉擇分善根,謂暖法頂法順諦忍法世第一法...(名數)以上三懺中取作法與取相為事懺,無生為理懺。涅槃經十七明闍王懺悔之相,耆婆所教者為事懺,如來所說者為理...(1274~1339)元代臨濟宗僧。福州連江人,俗姓劉。字清拙。十六歲於開元寺受具足戒,嘗隨侍谷源岳、無方普、大歇真...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問: 什麼叫做皈依? 慧律法師答: 皈依分兩個角度:一是事相皈依;二是理體皈依。 首先講事相皈依:皈依釋迦牟尼佛...《楞嚴經》告訴我們怎麼修不生滅心,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先觀察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在禪宗的傳承當中我們看到一...如果人人都無慾無求,依佛教去修行,人類豈不要滅絕了?其實。即便真的出現了人人出家的情況,世界也不會滅絕。 古...問: 師父,吃素和吃齋有什麼不同呢? 慧廣法師答: 絕大部分人認為吃素就是吃齋,這可能是因為寺院裡面吃的是素食...過去有一戶豪門望族的長者,突發異想:寺院中有許多年輕的出家人,不知道他們對男女情愛是否還有染著心?要得到答案...「惡口」是用惡劣的、惡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語侮辱人、傷害人,這種話最好不要說,因為說出來一定會傷人。 一般說來...我們為什麼會不肯隨喜功德呢?最主要就是心裡有嫉妒的煩惱。 嫉妒就是看別人好、看別人有光榮,心裡就不歡喜,就不...淨土宗的人有一個盲點,以為修福報就會到淨土去,很多人是這種概念。他就通過布施持戒去修福,他就想要對這種有漏的...
部派佛部(Sectarian Buddhism)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上篇:大乘佛教(Mahayana Byddhism) | 下篇:八正道(aryastangika-marga) |
(人名)元紹興人,幼依雲門元剃度,後謁大恢山,習天台之教觀。湛堂性澄主南竺演福,往依之,精究無不盡。澄甚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