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無畏(正翻淨師子),中印摩揭陀國人。他的先代出身剎帝利,因國難出奔烏荼,做了國王,承傳到他,十三歲就依父親佛手王的遺命即位。兄弟們不服,起兵相爭,他於平亂之後,讓位於兄,決意出家。先至南印海濱覓得殊勝招提,修習法華三昧。又由水路搭乘商船,遊歷中印諸國,密修禪觀。及到摩揭陀,訪國王,王妃原是他的女兄,他們了解到善無畏舍位出家的經過,大加敬重,由是名聲遠播。他曾把自己所攜傳國寶珠施給那爛陀寺,裝飾在大佛像的額端上。後歸依寺內以禪、密著名的長老達磨鞠多,研習密教,受到鞠多的賞識,將總持瑜伽三密及諸印契完全傳授給他,得了灌頂,號為三藏。他又周行各地,遍禮聖跡,方便誘化。八十歲左右,依著師教東行弘法,攜帶梵本,經過北印迦濕彌羅、烏萇等國,到了素葉城,應突厥可汗之請,講《毗盧遮那經》,然後再前進通過天山北路,達於西州 (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寶應)。因為他的聲譽早已傳至漢地,唐睿宗特派西僧若那和將軍史憲,遠出玉門迎接。他於玄宗開元四年(716)到達長安,被禮為國師。先住興福寺南塔院,後遷西明寺;玄宗並嚴飾內廷道場,尊為教主。開元五年(717),開始在西明寺菩提院譯出《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一卷。寫定進內之後,即有敕令將帶來的梵本全部送藏內廷。從此他便注意另訪未譯的密典梵本。先有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無行求法,遊歷南海、東印、中印各地,曾住大覺、那爛陀等寺聞法,並訪求梵本。學畢回國,途經北印病卒(見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所將梵本,由同行者帶回中土,存於長安華嚴寺。善無畏和一行同往選取前未譯過的重要密典數種。開元十二年(724),他隨玄宗到洛陽,於開元十三、十四年間,在奉先寺譯出《大毗盧遮那神變加持經》等三種。開元二十年 (732),他曾請求還歸印度,優詔慰留。二十三年(735)得病,十一月卒於洛陽大聖善寺,年九十有九。開元二十八年(740)葬於龍門西山廣化寺。肅宗乾元元年(758),於塔院側建碑,其弟子李華譔文。
善無畏是漢地真言教的奠基者,所譯經典全屬於秘密部。他最初據自己所帶梵本譯出的《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由沙門悉達譯語,無著筆受綴文,經題下注云:出《金剛頂經成就一切義品》,實係密軌一類。以後就無行所將梵本內選譯的有三種,其一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沙門寶月譯語,一行筆受綴文,為純密教的根本經典,通稱《大日經》。本經於所說諸曼荼羅中,特以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為正式灌頂曼荼羅,所傳密教胎藏部大法即從此出。其第七卷為供養念誦法,末後有阿闍梨所集之文,是無畏依經教而譔集的修習胎藏密法的儀軌。其餘兩部是《蘇悉地羯羅經》和《蘇婆呼童子請問經》三卷,則廣說三部(佛部、觀音部、金剛部)和五部(加般支迦部和摩尼部)的持誦通則。以上四部、十四卷,都見於《開元錄》。另有屬於密軌的《蘇悉地羯羅供養法》二卷,題善無畏譯,實際是善無畏依《蘇悉地經》譔集以傳授門弟子者。此外,流傳於日本的,還有《金剛頂毗盧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一卷,共一行譯,《釋迦文尼佛金剛乘修行儀軌法品》一卷、《尊勝佛頂修瑜伽法儀軌》二卷,以及其他秘密陀羅尼法、念誦法、略要法等,內容都有可疑之處,或出於後人的偽托。在無畏譯籍中,《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內的密咒,全部都寫出梵字,逐字用漢音對譯,他所集《蘇悉地羯羅供養法》中部分密咒,亦復如是。此由密教重視文字,為求念誦、觀想精確,故創此例,以後不空傳譯密典即沿用之。由此可見善無畏當時傳授密教,已同時教授梵文拼法,開始講求 「悉曇」這一門學問,這在中國佛教史上,是值得注意的。
善無畏的撰述,除上述密教儀軌外,還傳有《無畏三藏禪要》一卷,這是他和嵩岳會善寺敬賢對論佛法,而由西明寺慧警記錄的。本書先開發心、供養、懺悔、受戒等十一門,次說觀智密要、禪定法門,列舉陀羅尼十首和月輪觀法等。其中評論初習禪人多怕起心動念,或專守無念以為究竟,認為如是便無法增長善念。他主張先正念增修,後方至於究竟清淨,不怕起心,而患虧於進學。在這段話裡,可以見到當時的禪風和他對於修禪的見解。相傳他平時靜慮怡神,時以禪觀獎勸初學,遇有問疑,剖析無滯,本書所記即其一例。
善無畏兼長工巧藝術,相傳他自製模型,鑄造金銅靈塔,備極莊嚴。他所畫的曼荼羅,尤其精妙。他這一法系的傳布,對於漢地工巧藝術,也發生了一定的影響。
善無畏弟子,入室的有寶思、妙思二人。寶思俗姓鄭,滎陽人;妙思俗姓王,琅琊人。俗弟子有著名的文士李華,趙州讚皇人,是善無畏行狀和碑銘的譔者。又傳喜無畏是他的最後弟子,行事不詳。傳承善無畏胎藏法的是大興善寺沙門一行和保壽寺新羅國沙門玄超。一行撰《大日經疏》七卷(或開為十四卷),善釋經文,闡明教相和事相,對於純密理論體系尤多所發揮。玄超事實不詳,傳說不空法系的青龍寺沙門慧果(746—805)曾從他受大日和蘇悉地密法,又於田沙門智嚴、嵩岳沙門溫古,也曾受學於善無畏。
真言宗在唐武宗廢佛(845)以後,中土傳承即以衰歇。惟善無畏所傳胎藏部密法,後由不空的弟子慧果傳於日本空海,而和金剛智所傳的金剛部密法相並傳習,在日本一直到現在還存在著。
(游 俠)
佛弟子文庫 > 中國佛教 > 正文
即說一切有部所立十四不相應法中之「得」。謂一切有情法繫於人身而不離,故喻為繩,稱為得繩。例如造善惡諸業,一旦...種因在先,受果在後,先後時間相差,或至無數劫,所以說異時而熟。...(術語)因明立量三支之第一支,由二句而成。又名曰宗體所立。其二句有五種之異名:一前句雲自性,後句雲差別。二前...(術語)如來之真子,謂諸菩薩也。是於法信順堪紹佛業者。又真實之行解由佛口而生,依正法而生,故云真子。涅槃經一...亦名:無根重罪謗戒釋名、無根謗戒釋名 子題:無根、無根謗、三實 戒本疏·十三僧殘法:「釋名者。內無三實,故曰 ...【內明論略二相轉】 p0367 瑜伽三十八卷八頁云:謂內明論略二相轉。一者、顯示正因果相。二者、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憂悲苦聚,是為三世。合明十二因緣,是十二因緣,有三種道。 一、煩惱道 二、業道 三、苦道 是三...(譬喻)啞者得夢,不能語之,以喻自然自得之境,不可以言語與他談者。無門關趙州狗子則,無門著語曰:參個無字,晝...(術語)謂真理之絕眾相也。又涅槃離男女等十相也。無量義經曰: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涅槃經三...(562~636)隋唐時代僧。本籍為弘農華陰,後遷居雍州新豐,俗姓楊。十五歲出家,從曇延受具足戒,復從洪遵學四分律...【地界】 p0614 瑜伽二十七卷一頁云:云何地界?地界有二。一、內,二、外。內地界者:謂此身中內別堅性堅硬所...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有一家生產牙膏的公司,很受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的增長率都在10%到20%,可是到了第11年,企業業績開始停滯下來。 公...彼等不能如法,一須以言勸諭,二須於佛前代為懺悔,祈其加被令其迴心轉意也。當以平心和氣說世間富貴人逸樂致苦,貧...
在佛教中,雖然沒有專門稱呼財神的說法的。但是佛和大菩薩都具有施予眾生安樂的悲願,所以,求藥師佛、地藏菩薩、觀...
在《法華經》裡面有一個特別出名的火宅喻,把佛陀喻為大富長者,把他的好多的親生兒子,喻為火宅內正在玩耍,而不知...
原文: 九月接汝兄書,言汝有病,心志不定。或急於求醫若不暇待者,或醫來開方不肯服藥,或並請二醫等,直同小孩子...
【經文】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電腦使用一段時間後,需要清理垃圾,才能保證電腦運行速度;汽車行駛到一定里程必須要做保養,以免出現故障;人餓了...
有些人以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衹要頭髮一剃,衣服一換,便是和尚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常常詢問出家人:做和...
善無畏(637—735)
【中國佛教】
上篇:李通玄(635—730) | 下篇:慧能(638—713) |
梵語 danda,巴利語同。又作檀荼、檀陀、但荼、單馱、單拏、娜拏、難拏。或作檀拏幢、檀拏棓。意譯為杖、寶杖、策杖...
得繩
異時而熟
宗法
真子
無根波羅夷謗戒釋名
內明論略二相轉
明十二因緣之三道
啞子得夢
無相
玄琬
地界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改變思維
印光大師:親屬不信佛、不如法怎麼辦

佛教中的財神是誰

隨順眾生,故說此言

印光大師對恐懼症患者的開示

《觀無量壽佛經》第六觀:總觀想
你的心房清理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