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眾生往生西方淨土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斷是常性】 p1416 顯揚二十卷二頁云:又三因緣故,斷是常性。一、無戲論故。現見戲論,是無常性。二、清淨真如之...又稱五行十地佛教。為清代仁宗嘉慶(1796~1820)以後之民間宗教。尊奉達摩祖師、無生老母,念誦「無上妙品經」,行...安置寶篋印陀羅尼之塔。依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所說,一切如來全身舍利積聚之七寶塔中,藏有寶篋印...(書名)又曰十卷疏,日本弘法大師著,秘藏寶鑰三卷,顯密二教論二卷,即身成佛義一卷,聲字實相義一卷,吽字義一卷...【佛地羅】 西域記云:唐言覺取。...(寺名)支那五山之第四。具稱北山景德靈隱寺。在杭州。...【六種遍計】 p0300 顯揚十六卷六頁云:論曰:由有六種遍計差別故;遍計所執自性,亦有六種。何等名為六種遍計?一...問如是五見幾增益見幾損減見?答四是增益見,於所知境增益自性及差別故,於諸見中增益第一及清淨故,謂於五取蘊所知...(雜名)佛在世既許於紙葉書寫經典。毗奈耶雜事二十五曰:若於經典不能記憶,當云何持?佛言:應寫紙葉讀誦孚持。...(人名)Buddhagupta,王名。譯曰覺護。見西域記九。...印度二十種外道之一。系以方位為萬物之因的外道論師。據外道小乘涅槃論載,方論師執方為常住,以四方、四維等方位為...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
持文不持義: 如果僅僅為了詞句的美妙動聽而受持,卻不觀察甚深的意義,則如同孩童採集鮮花一樣,即推敲詞句對於自...
長假早已悄然結束,短暫的閑暇,似乎打亂了往常的生活規律,當我們再度面對緊張的工作學習時,精神渙散,疲憊焦慮隨...問: 請問師父,當我們念佛的時候,要如何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 淨界法師答: 一個初學者你是不能夠同時操作理觀跟...
在雪竇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據說當初妙高禪師,就在那裡修行,精進用功,晝夜不息。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日子久了,...
紀曉嵐曾經被流放至新疆,所以他著的《閱微草堂筆記》中,記下了許多關於新疆的事情,其中有一則關於吃素的事例。 ...仰山禪師有一次請示洪恩禪師道:為什麼吾人不能很快地認識自己? 洪恩禪師回答道:我向你說個譬喻,如一室有六窗,...
我們現在到底如何來了解真實的業力吶?我們想調伏我們現在的業力,調伏我們的妄想,必須先了解它到底是怎麼回事。我...
一、禪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就離不開禪定的實踐。禪定的實踐又須有正確理論的指導和具體...
念佛往生願
【佛學大辭典】
上篇:念佛迴向 | 下篇:念定 |
亦名:無主房戒犯緣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六緣成犯:一、無主,二、為己,三、自乞求,四、過量不處分,五、過量...
斷是常性
青蓮教
寶篋印塔
十卷章
佛地羅
靈隱寺
六種遍計
增益見
紙葉
佛陀鞠多
方論師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五種錯誤的聞法方式

如何克服節後綜合症
念佛時如何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

妙高禪師與韋陀菩薩

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為什麼不能認識自己

如何調伏我們的業力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