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忍者忍許之義,今謂信難信之理而不惑為忍。即施於所觀之法而忍許也。依此忍許而離惑明理之智決定,謂之法智。故忍為斷惑之位,屬於因,智為證理之位,屬於果。小乘之見道信忍欲界苦諦之理,謂之苦法忍,乃至信忍道諦之理,謂之道法忍。又大乘之菩薩於初地之見道信忍無生之理,謂之無生法忍,其他尚有種種之法忍。大經慧遠疏曰:「心安法名之為忍。」又生法二忍之一。忍耐自風雨寒暑飢渴等非情法來之苦難,亦云法忍。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壽盡】 p1270 雜集論六卷五頁云:云何壽盡?謂時死。此約時沒說。由所引壽時分究竟,應時死故。...【喜無量】 p1164 顯揚四卷二頁云:三、喜無量。謂喜心俱,乃至廣說。喜心俱者:於有樂眾生,隨喜彼樂阿賴耶心相應...(雜名)Rājavṛkṣa,譯曰王樹。木名。見陀羅尼集經八。...(書名)Acala-dharma-mudrā,聖法印經之異名。聖法印經題下曰:天竺名阿遮曇摩文圖。佛對比丘說聖法印者。案阿遮...【十重唯識】 又作十門唯識,乃是唯識的十種層次。華嚴宗對一切諸法認為皆由一心所現,故說萬法唯心。其義有十種不...(人名)Kabari,外道名。譯曰結鬘。入正理論疏中曰:迦婆離,此雲結鬘。穿人髑髏,以為鬘飾。人有誚者,遂立量言:...(名數)今時僧俗持誦經咒。動稱一藏。問其數。則雲五千四十八也。嘗考歷代藏經目錄。惟開元釋教錄有五千四十八卷之...(雜語)世間之人。對於出世間之人而言。無量壽經下曰: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為道得道。心地觀經報恩品曰:世人為子...云何應知施物圓滿?謂所施財物非誑詐得故,所施財物非侵他得故,所施財物非穢離垢故,所施財物清淨故,所施財物如法...(人名)Pūrṇamaitrāyaṇi-putra,富樓那尊者之母曰邠耨文陀尼。富樓那曰邠耨文陀弗,或邠耨文陀尼子。弗者,子...【癡】 p1440 成唯識論六卷八頁云:云何為癡?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謂由無明,起疑邪...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我國有五大宗教,總的說都是勸人為善,大家都做好事。我們佛教來講要請法師講經,印的經書,流通的經書也是弘揚佛法...原文: 淨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猶如大海,盡世間所有江河溪澗之水,莫不趣入其中。然一至其中,則同得海名,同成...禪定的功夫對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自性具足著一切的善法,這善法裡面包括一切福德之法。這個內在的寶藏要靠禪...曾經有幾位道友,她們都發願說:今生當中,修行一定要證得道果。說起來容易,真能那麼容易嗎?但慢慢的我覺得實在也...佛教把整個生命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外境,一個是內心。 一、外境是沒有錯的,因為外境在《唯識學》叫唯識所現,外境...《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談到九品往生,其中上品上生的條件,是要讀誦大乘方等經典,解第一義。 解第一義就等於宗...問: 有沒有好方法,能提升我們這些人的管理能力,也能更好的教導下屬,創造更好的價值,懇請師父開示。 慧廣法師答...問: 弟子受了菩薩戒,但上班後,沒持過午不食,持齋日也沒有,是不是犯戒? 大安法師答: 關於菩薩戒,對十重戒要...
法忍
【佛學大辭典】
上篇:法身菩薩 | 下篇:法成就 |
謂去掉一切之情執思量計較,對於千差萬別之事物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