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分明見真諦謂之法眼淨。通於大小乘言之。小乘為於初果見四真諦之理,大乘為於初地得無生法忍。增一阿含經一曰:「三萬天人得法眼淨。」無量壽經下曰:「得清淨法眼。」維摩經佛國品曰:「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大經慧遠疏曰:「見四真諦,名淨法眼。」注維摩經一:「肇曰法眼道,須陀洹道也。始見道跡,故得法眼名。」同嘉祥疏曰:「雲法眼淨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見四諦法名法眼,大乘法眼初地得真無生法故云法眼。」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眾生勝類】 p0980 法蘊足論一卷八頁云:且辯眾生勝類差別:謂諸異生、說名眾生;世尊弟子、說名勝類。又諸有情、...(傳說)世尊在靈鷲山,一日拈天華示眾。百萬人天不會其意。迦葉獨破顏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以屬汝。...巴利名 Abhidhammatthasavgaha。又作攝阿毗達磨義論。巴利佛教教理綱要中之最優秀作品。系錫蘭學者阿那律(巴 Anur...(術語)Asama,佛之德號。譯曰無等。出於智度論二。...(一)又作師翁。指師之師而言。由是推知,大師祖即指師祖之師。禪林寶訓卷一(大四八·一○一九上):「演祖曰:『(...十界互具十界而成百界的意思。...(術語)Skandha巴Khandha,又作蹇陀,犍度。譯名聚篇章。...(雜名)又作阿竭多。電名。星名。最勝王經七曰:東方有光明電王,名阿揭多。...亦名:自恣法先差後白 子題:德衣聽教通作不作、功德衣聽教通作不作、德衣三法並上座作、自恣白和須五德秉 資持記·...(術語)謂成住壞空之四期為一週。為八十增減之時量。舊譯稱之為四中劫。新譯稱之為八十中劫。...略稱單。記載文書之紙片,指禪林中使用之書札,亦指安居時之戒臘簿。 p4315...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
問: 淨土道場是否可以不提禪字?學人在永寧寺聽說壓根不能提到這字。那麼平時佛前大供齋的時候,也有唱到這樣字眼...
一、持戒與念佛的關係 1、三學為學佛修淨之根本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淨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觀無量...問: 家裡哪個位置供奉佛菩薩像好? 正如法師答: 家裡有地方,最好空出一個房間來供奉佛菩薩,這當然是最理想。這...這兩句話實際上是兩句教人如何立身處世的話。 第一句,群處守住嘴。是要人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注意自己的語言。有...
四海波濤,孰計別離之淚。 在每一次這樣遷徙的生命過程當中,都要經歷愛別離的苦,親愛的人要離別就會流眼淚,在這...
我們講肉眼看問題,肉眼是我們凡夫所具足的眼睛。從空間的角度來講,他只能看到視野範圍以內的人事物,只能看到人事...他是這個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並不快樂。先是親戚和朋友向他借錢,但都是有去無回,這讓他很傷心。後來他花錢請戲班子...
我們為它們誦經持咒,令它們得聞佛號及佛咒,在心識中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必會成果。我們也要迴向:祈願它們能於未來...
法眼淨
【佛學大辭典】
上篇:法眼宗 | 下篇:法曼荼羅 |
(術語)開蒙明暗也。藥師經曰:幽明眾生,悉蒙開曉。...
眾生勝類
迦葉破顏微笑
阿毗達磨教義綱要
阿娑磨
師祖
十界互具
犍陀
阿揭多
迦絺那衣法先白後差
大劫
草單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淨土道場是否可以不提「禪」字

印光大師開示持戒與念佛
家裡哪個位置供奉佛菩薩像好
群處守住嘴,獨處守住心

人身難得而易失,良時易往而難追

眾生的苦惱就是錯認一切都不會變化
快樂的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