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名)梵名Aśvayuja,又作阿濕嚩喻若。紀月名。此月之太陰值Aśvini(馬師)宿而滿。故有此名。為印度紀月之第八月,即此方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間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易養】 p0826 瑜伽二十五卷十九頁云:云何易養?謂能獨一自得怡養,不待於他,或諸僮僕,或餘人眾。又不追求...(飲食)餅糍名。大日經疏七曰:播缽吒食,是不起面飽 。梵語雜名曰:菁蘘,波播吒。...指佛所說之全部教法。又作八萬四千度門、八萬四千法聚、八萬四千法蘊。舉其大數,又稱八萬法藏、八萬藏。藏者,包藏...梵名 Brahmā。音譯婆羅賀摩、沒羅含摩、梵摩。意譯清淨、離欲。印度思想將萬有之根源「梵」,予以神格化,為婆羅門...(經名)二卷,失譯。記那先比丘之生緣及與國王彌蘭陀之問答。巴Milinda-paṅha。...【身識自性】 p0677 瑜伽一卷八頁云:云何身識自性?謂依身、了別觸。...(修法)懺法之式有七日之加行法,其終正作行事,曰正懺悔。...(術語)淨土門所說三忍之一。現見阿彌陀佛而心生歡喜之時,得無生法忍,是名喜忍。觀無量壽經曰:見彼國土,極妙樂...流注,為止住、執著之意。謂止住、執著於真空常寂的第一義之境中,此為法性之病。景德傳燈錄卷十一靈雲志勤章(大五...眾生之真心,識知精明,稱為識精。宗鏡錄卷三(大四八·四三○中):「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凡二卷。唐代不空譯。全稱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又稱大樂金剛理趣經、般若理趣釋、理趣釋。...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盡男男女女,看盡人間萬象,卻很少有人看心。我們看盡了世界上的美景奇觀,...問: 我很想持齋,但面前擺著美味佳餚,總忍不住要吃,怎麼辦? 周安士答: 作五種不淨觀,就能持了。第一,觀種子...
問: 請法師詳細開示:如何發大心、立大願、修大功課、回大向,弟子應該怎麼做? 宏海法師答: 我們是小凡夫。我們...問: 法華經舉手低頭,皆能作佛,佛又於無量劫前,曾說法華,由是觀之,無量劫前,曾有所謂佛者,於世度眾生矣,眾...
前段時間,和幾個好友相約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因為相識多年,彼此間非常了解,一個朋友提議,每人說出其他...
1、按時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覺累了才去休息,其實,這時休息已為時過晚。因為,當人感到累的時候,疲乏已到相...生命是什麼?生命就是我們有一個活著的身體。 生命的整體,包括生命的過程、生活的狀態和生存的事實。 而什麼叫關卡...
我們來看看,佛陀講十二因緣,是怎麼能夠讓一個人悟道呢?我們簡單地把十二因緣的整個內涵解釋一下。 這個十二因緣...
阿濕縛庾闍
【佛學大辭典】
上篇:阿濕縛伐多 | 下篇:阿濕摩揭波 |
(雜語)吐罹難陀比丘尼罵迦葉尊者為愚鈍物。毗奈耶雜事三十一曰:吐罹難陀苾芻尼,從外而來,欲入住處,遇河水泛溢...
易養
波缽多
八萬四千法藏
梵天
那先比丘經
身識自性
正懺悔
喜忍
真常流注
識精
理趣釋經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藏經】悲華經
心的妙用
想持齋,但美味佳餚總忍不住要吃,怎麼辦

如何發大心、立大願、修大功課、回大向
為何佛菩薩少而眾生多

人生彈指有何歡

養生貴在七個按時
聖嚴法師《超越生命中的關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