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煩累障礙也。三論玄義曰:「累障既深。」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三世業互對有幾果】 p0216 俱舍論十七卷十一頁云:已辯三性;當辯三世。頌曰:過於三各四。現於未亦爾。現於現二...謂獨自修行,覺悟而離生死之人,徒能自度,難以生起大悲心,兼濟一切眾生,則無法臻於佛果,故謂之舍悲障。 p6269...(術語)心魔者,煩惱魔也。煩惱之惡魔,能賊害世出世之善法,故曰心魔賊。淨心誡觀上曰:披戒定鎧摧心魔賊。...又作佛事,指宣揚佛法或修行佛法,如誦經、念佛、講經、法會、齋會等等,都叫做法事或佛事。...位於熱河承德附近,為清代承德離宮八廟之一。俗稱圓亭寺。建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當時作為西域諸侯部族首領來朝...凡十卷。唐代僧思托著。日本天平勝寶六年(754),思托隨同鑒真赴日本,於延曆十年(791)撰輯日本自有佛教以來至延...【喜無量定】 p1165 法蘊足論六卷八頁云:復有一類喜俱行心、無怨無敵,遠離惱害,廣大無量,善修習故;想對一方勝...【諸行空性決定】 p1351 瑜伽八十五卷九頁云:云何諸行空性決定?謂去來諸行,尚定空性;何況現在。所以者何?未來...(一)與「像化」同義。即指像法之教化。據賢劫經卷三、大乘三聚懺悔經等載,像法即於佛陀入滅經五百年正法後之教法;...(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佛教面善悅童子念十方之佛名以除恐怖。...又作久成、久遠古成、久遠本佛、無始古佛。乃謂在印度摩揭陀國菩提伽耶菩提樹下開悟成佛之伽耶始成(近成)之釋尊(...(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
我們平時面對外境時,常會加以分別,卻從沒有好好地觀察自己的內心。 安住聲色 不對世間起心動念 佛陀在世時,常教...憨山大師說:一般的人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往生,往生沒有瑞相,原因在哪裡?因為:我們平常的時候,念佛...問: 念經是快點好,還是慢一點好啊? 惟賢老和尚答: 念經要不快不慢,要合適。念快了來不及喘氣,念慢了速度又不...
這是從《印光大師文鈔》裡摘下來的開示淨業學人日常如何修行淨土的教言。這裡簡單做個解釋: 【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問: 《金剛經》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而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怎樣...南陽慧忠國師感念侍者為他服務了三十年,想有所報答他,助他開悟,一天呼喚道:侍者! 侍者一聽國師叫他,立刻回答...
禪觀與淨土,它的重點就是把大乘的禪觀跟淨土的念佛做一個結合。為什麼念佛的人要把禪觀的智慧做一個結合呢?...新來的小沙彌,對什麼都好奇。秋天,禪院裡紅葉飛舞,小沙彌跑去問師父:紅葉這麼美,為什麼會掉呢? 師父一笑:因...
累障
【佛學大辭典】
上篇:累形 | 下篇:崇敬 |
禪林用語。形容佛法之大道超越時間、空間,常獨立而顯露。古今,即表示時間;無方,即泯絕方所、位置等,表示空間。...
三世業互對有幾果
獨覺舍悲障
心魔賊
法事
普樂寺
延曆僧錄
喜無量定
諸行空性決定
像教
滅十方冥經
久遠實成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找小鳥當證人
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
念經是快點好,還是慢點好?

日常如何修行淨土
可否理解極樂只是一個化城,並未真正到家
不承認自己是佛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