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佛為囑累大法,摩弟子之頂,或為授記摩頂。法華經囑累品曰:「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於業無智】 p0746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頁云:於業無智者:謂於諸業,唯有行性,不能了知;而妄計度我為作者。...乃日僧辨阿依善導、源信之說所立之三種念佛儀則。據辨阿之末代念佛授手印載,所謂尋常行儀,即不拘處所、身體、衣裝...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北二十四公里崛[山*圍]山之巔。山勢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競放,秋來紅葉滿山。崛[山*圍]紅葉為...悉曇字 (ga)。又作誐、伽、[口*卉]、我。悉曇體文三十五字中牙聲之第三,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瑜伽金剛...梵與魔之併稱。梵,即梵王,為色界初禪天之主,代表色界諸天;魔,即他化自在天,為欲界第六天之主,代表欲界諸天。...全一卷。收於牧田諦亮著「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乃校訂傅亮(374~426)之光世音應驗記七則、張演(五世紀...《因明入正理論》,一卷,商羯羅主造,唐玄奘於貞觀二十一年(647)在長安弘福寺譯出。作者商羯羅主的歷史已難詳考,...【永棄舍】 p0495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三頁云:永棄舍者:諸纏斷故。...(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第一品之別譯。...(術語)言諸佛菩薩之內證,如兩鏡之相對,肝膽相照,無寸毫之乖角也。止觀五曰:天龍龍樹,內鑒冷然,外適時宜,各...(堂塔)中世以後諸大寺與鐘樓相對建於講堂之左右,為懸鼓打時之處。現今多於樓門之上,堂之隅,懸之矣。...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
佛在世的時候領上比丘們去乞食,乞食不能超過七家。有時候乞到了,有時候甚至沒有。沒有乞到飲食,回來怎麼辦?那只...
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來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1、善良是...
一切是來自於阿彌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但是這樁事情難以相信。他建立不了信心,他就感通不了,感通不...
人生世間,第一要親近良師善友。有良師善友,便可歸於正道。否則,燕朋相聚,便日淪於下流,而疾病亦因之常不愈也。...修行最初的層次是禮拜、懺悔,以求得心靈的寄託和安定。佛殿、佛像的莊嚴與肅穆,能令我們肅然起敬,心自然不會胡思...一、孝養父母 佛教以孝為本,孝養父母是佛門的最大根本,也是做人最基本的要件,試想連烏鴉尚知反哺報恩,如果我們...有一頭牛在田裡犁地,好多年了。每每它抬頭的時候,看見旁邊山上的一群羊,自由自在地吃草,心裡就很難過:我為什麼...
問: 如何解讀見性法與淨土法門? 慧律法師答: 不見性的法,那就是方便法。念佛也是一樣,念佛如果要念到一心不亂...
摩頂
【佛學大辭典】
上篇:摩娑 | 下篇:摩頂松 |
亦名:塔下擔尸戒緣起 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佛在舍衛,六群擔尸從塔下過,護塔神瞋。樂學戒者,以過白佛,因訶而...
於業無智
三種行儀
多福寺
哦
梵魔
觀世音應驗記
因明入正理論
永棄舍
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王秘密心陀羅尼經
內鑒冷然
鼓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大藏經】解深密經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聽佛的話,能做到的盡量去做到

心理養生--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

極樂世界萬修萬人去

念佛當心存敬畏,立早晚課,讀經看論
聖嚴法師《課誦與拜佛》
修行的十大要點
改命需先認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