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神佛來臨也。影者取其本體一時應現之義,或取來臨時其形不可見。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傳說)未曾有經上云:有野干為師子所逐,墜井中,將死,說偈懺悔於佛。帝釋聞佛名,感未曾有,自天降,禮拜供養野...(術語)起神祇或三寶而勸請保證吾言之非偽,謂之起請。但此起請即盟誓,小乘從戒律禁止之。毗奈耶雜事十九曰:是時...【因有三相】 p0592 因明入正理論云:因有三相。何等為三?謂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云何名為同...謂欲知人之善惡,若不親近之,則難以鑒曉。四親近行即:(一)共住,若欲以友輔仁,則但聞某人之善,未可輕信,而須與...禪林用語。即師家提出質問以試驗對方之境地。碧岩錄第四十一則(大四八·一七九上):「藥忌何須鑒作家?(若不驗過...(一)七處善之略稱。(參閱「七處善」106) (二)佛所說大小乘經典具有七善。此大小乘經論之解略異。(一)據成實論三善...(名數)一切布施等之行,不得悉名為波羅蜜多。必具最勝,方成波羅蜜多也。一、安住最勝,安住於菩薩之種性也。二、...亦名:和合眾、僧者通目七位 子題:一二三人亦得名僧、不入僧數、四種僧、四人僧、五人僧、十人僧、二十人僧、和有...(譬喻)眾水入海。則為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則皆為一味如大海。故云海眾。又譬眾之多者曰海。增一阿含經四十四曰:...為四種邪命之一。又作維邪食。維,指四維,乃堪輿家所用二十四方位中之四隅。比丘學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以如是之不...【四蛇】 金光明經云:猶如四蛇,同處一篋,四大蚖蛇,其性各異。天台釋云:二上升是陽,二下沉是陰。何故相違...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
僧誨洲參,師問曰:汝出家為什麼? 曰:為求出苦。 師出:以何法而求出苦? 曰:我資鈍,但念佛。 師曰:汝念佛常間...一、我未出家時,對於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的事,即使別人教我做,而自己感覺羞恥慚愧,絲毫也不肯做。為什麼?因為我...
為父母者,不能過度溺愛子女,應以教育子女實踐古聖先賢所說的道理。不能只教其文字知識,以為能謀利祿求功名作生計...
在古德的往生實例中,有許多人是預知時至而往生的,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預知時至,就是說他淨業成就了,這種是可...問: 修行的人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為什麼? 成剛法師答: 過午不食,就是所說的持齋,齋就是和佛法相應之意...
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是把慈雲尊者的十聲念佛,就是呼吸念佛和數息觀,這兩個把它整合起來,運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從前,舍衛國的波斯匿王有一個大臣,名叫梨耆彌,擁有無數家產。他有七個兒子,其中六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梨耆彌分...
在幾年的學佛修行路上,我曾經見聞過一些身邊念佛人的感應故事,今天寫下來是為了鼓勵更多的念佛人,不要有絲毫懷疑...
影向
【佛學大辭典】
上篇:影 | 下篇:影供 |
(術語)觀諸尊之種子謂之字門觀。不思議疏下曰:字門觀者種子也。...
帝釋拜畜
起請
因有三相
四親近行
問過
七善
七最勝
僧
大海眾
維口食
四蛇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睡夢中念佛不斷,方有出苦分
蓮池大師警策大眾的八條重要開示

為父母者,不能過度溺愛子女

預知時至是可遇不可求的
為何修行人要過午不食

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
巧媳婦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