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餘者殘餘,蘊者五蘊,謂已脫分段五蘊,而餘未變易五蘊之菩薩身,又言最後身之二乘及菩薩。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指傳授戒律予出家之僧尼或在家居士之儀式。又稱開戒、放戒。就求戒者而言,則稱受戒、納戒、進戒。戒分五戒、八戒、...【諸界所有遍知】 p1353 瑜伽九十六卷三頁云:如是諸界所有遍知,由四因緣,應當了知。謂有相違所治、能治,而相待...為尼連禪河(梵 Nairajanā,巴 Nerajarā)之異稱。系恆河支流,距世尊成道之金剛座東面不遠,以河中住伽陵伽龍而...(雜語)六師外道也。三論大義鈔一曰:二三邪徒。...梵名 Pacatantra,意為「五篇之教訓故事」。又稱五卷書。為印度古典文學寓言集。以梵文寫成,最早之原本已不傳,作...(術語)Ātman,譯曰我。吽字義曰:梵雲怛麼,此翻為我。我有二種:一人我,二法我。...(地名)Hila,在北印度烏仗那國之山名。是釋尊於過去世為菩薩時為欲聞半偈舍身之處。見西域記三。...【有分別影像所緣】 p0556 集論七卷三頁云:有分別影像所緣者:謂由勝解作意所有奢摩他毘缽舍那所緣境界。...(術語)阿賴耶識之異名。以其生一切有漏無漏之諸法故也。...【四種施障四智能制】 p0463 瑜伽三十九卷十五頁云:如是菩薩四種施障,當知四種能對治智,對治於彼。一者、覺悟。...【苦法智忍】 p0844 雜集論九卷一頁云:苦者:謂苦諦。苦法者:謂苦諦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謂於方便道中,觀...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辭舊迎新,年年歲歲的新年及除夕之夜,京城內外都會聽到鐘樓上傳出的響亮而綿長有力的108響鐘聲。鐘聲洪亮、莊嚴,...老和尚帶著小沙彌出門行腳,無論行走在廣闊無邊的叢林,或翻山越嶺,老和尚都逍遙地走在前面,小沙彌背著行李緊跟在...第一件事情就是斷除你向外攀緣的心,斷除你有所得心。一個人要能夠成就,第一件事情,如果你不知道內觀你就很麻煩,...1、永遠都要記住學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就是諸惡不做,眾善奉行,這個方向永遠不能忘記和改變...修行應具堅定心 修行之人,須具決烈之心。任彼誚謗,我總了無疑慮。若聞人誚謗,便生退心,此種人亦是前生善根浮淺...「無常」的道理大家雖然常聽,但卻很難體會這兩個字更深層的道理;就算能體會,也很容易忘記。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華嚴》喻藥王樹,若有見者,眼得清淨,乃至耳鼻六根,無不清淨。眾生見佛,亦復如是。以見圓覺佛,聞普門法,神力...問: 如何正確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答: 所謂的感應,即自心對心外各種事物產生的反應。 人們看到聖人的畫像,寺廟的...
餘蘊
【佛學大辭典】
上篇:餘執 | 下篇:融三世間十佛 |
【等諸佛迴向】 修唯識行,十迴向位的第三位。此位菩薩,學三世諸佛悲智雙行,不著生死,不離菩提,修迴向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