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法華經提婆品,記龍女上寶珠於佛,以表己證圓果曰:「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曰: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一切經分為十二種類之名。據智度論三十三之說,一、修多羅Sūtra,此雲契經。經典中直說法義之長行文也。契...(譬喻)生死者眾生沉溺之處,故以泥譬之。俱舍論一曰: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諸眾生沉溺處故,難可出故,所以譬泥...(術語)離愚癡雲明,離貪愛雲脫。維摩經弟子品曰:不滅癡愛,起於明脫。注肇曰:癡滅而明,愛解而脫。生曰:不復為...謂於斷修。有樂有勝樂。云何精勤隨學?斷修愛樂。謂於斷修愛樂。為增上故。精勤隨學。彼由如是斷修愛樂。終不自舉陵...【無對色亦非實有】 p1085 成唯識論一卷十四頁云:餘無對色,是此類故;亦非實有。或無對故;如心心所,定非實色。...(術語)論差別之事相也。法華玄義六上曰:理論則同如,是故不異。事論則有機應,是故不一。...各方意見衝突不一致時,以言論定其勝負之議論,稱為諍。於四分律卷四十七列有比丘等所起諍論之四諍說,即:(一)言諍...【分別起】 即一切煩惱中,由邪教、邪師、邪思惟等所引起的,稱分別起。是為俱生起的對稱。在十根本煩惱中,疑、邪...【無明有二種】 p1070 集論四卷九頁云:無明有二種。一、一切煩惱相應無明。二、不共無明。不共無明者:謂於諦無智...螺貝,在召集大眾時吹之。...(術語)法身佛之異名。謂眾生本具之理性,天真獨朗者。證道歌曰: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宗鏡錄十六曰:...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為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請僧尼為亡者誦經拜懺等使鬼魂脫離苦難,謂之超度。 一般人認為的超度...前言 這次貴社社長德欽法師,暨李炳南老居士等,發心舉行傳授在家菩薩戒會,可說是一件具有深重意義而值得讚歎!時...生於此世間,受此身體,而行淫行,獲得諸多煩惱,諸多苦痛。因邪淫故自己感覺有如下報應: 一、頭髮常肮髒油膩,暗...許多人都知道持頌楞嚴咒是很殊勝的,但往往一提起楞嚴咒就說:「楞嚴咒好長,好難念,更不好背。」因此持頌的人很少...一位打工仔,外出闖蕩多年,睡過街頭,撿過垃圾,挨過打,賣過血,修過馬路,扛過水泥,最後終於闖出一片天地,成為...
出家人不要喜歡衣、食、住充足,若貪享受則容易懈怠。出家更應該努力,看是否能了生脫死。受戒是修戒定慧,看是否能...
富貴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稱心,就要發火,輕則口出惡言,重則動手打人。只考慮自己的感受,不顧他人傷心,瞋心一起,...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對比丘們開示:如果比丘成就三法,現世就能得到安穩快樂,如此精進用...
獻珠
【佛學大辭典】
上篇:獻身 | 下篇:獻珠偈 |
(經名)佛說象腋經,一卷,劉宋曇摩蜜多譯。於此深經生解者,如大象之有力,故以名之。...
十二部經
生死泥
明脫
云何樂斷樂修
無對色亦非實有
事論
諍
分別起
無明有二種
貝
天真佛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為什麼要超度歷代宗親
斌宗法師《傳授在家菩薩戒開示》
邪淫後身體的苦痛
人人都可以輕鬆背楞嚴咒
最富的時候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會跟著來

【推薦】瞋恚的習氣最為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