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名)猶大禪師之德稱也。祖庭事苑曰:「禪宗有二大禪佛:一名景通嗣仰山,一名智通嗣歸宗常。」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又作五念、修淨土五念門。出自天親之淨土論。指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之五種憶念修行門。即:(一)禮拜門,謂清淨身業,一...【作業】 p0686 瑜伽九卷六頁云:作業者:謂若思業,若思己所起身業語業。...(術語)三種身之一,自四大五塵等色法而成之身,謂之色身。楞嚴經十曰: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謂菩薩自天上界降生於下界。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大三·六二三下):「爾時菩薩語天子言:『(中略)我應下生閻浮提...(行事)常略曰法華會。講讚法華經之法會也。...晉代僧。西印度人。生卒年不詳。於咸和(326~334)初年來中國,初住杭州時,見其地山岩秀麗,遂建靈鷲、靈隱二剎。...又作不動金縛法、棒縛法。即依不動明王之威力,將人之手足身體全身縛緊,令其不能動彈之秘法。此法為日本修驗道行者...(雜語)為法施書法華經,有頓寫漸寫之式。以數日書之,謂之漸寫。...【時語】 p0915 集異門論十卷十一頁云:彼有時語者:謂所說語、應時,離非時;應節,離非節;應分,離非分。是...(名數)一境界愛。臨終時,於眷屬家財等之愛著心也。二自體愛,臨終時,於吾身體之愛著心也。三當生愛,臨終時,於...(術語)調養身之一切資具也。度者器物各自之度量。行事鈔缽器篇注曰:房舍眾具五行調度。資持記曰:謂調養具度,即...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個老題目: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兩句話從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那一天開始就講這個...
佛出世的因緣為的什麼?因為佛是覺的,人是迷的。人既是迷的,所以人就要受一切煩惱生死的苦。佛本大慈悲心,乘大願...
1、請問法師可以呼吸念佛嗎? 答:當然,你念佛的時候,你是要配合呼吸比較好。但是你吸氣的時候不能念佛,要吐氣的...
【原文】 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之所牽,而不得生,矧多愛乎。即極樂有一念之不...
宋朝太平興國年間,有一位法名辨聰的僧人,遊方到五台山,時值仲夏,便於清涼寺隨僧眾結夏安居。當時僧眾中有一位老...
母親最近身體不適,我便請了假陪她去看大夫。公交車上下來,由於從站台到醫院的大門還有一段距離,時間也還充足,我...
在中國民間,將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鬼節,要祭祀祖先,思親報恩。而在佛教,也會在這一天,舉行一年一度的盂蘭盆會...
我們要了解唯識的概念是這樣,唯識學它不直接從第七意識下手,它從第六意識下手。它的方法很不錯,因為你挑戰第七意...
大禪佛
【佛學大辭典】
上篇:大應供 | 下篇:大禪師 |
(人名)Āryavarman,沙門名。譯曰聖胄。見慈恩傳四。...
五念門
作業
色身
下生
法華經會
慧理
金縛法
漸寫
時語
三種愛
調度
【大藏經】佛遺教經
【大藏經】梵網經
【大藏經】解深密經
淨慧法師《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淨土問題回答

念佛難於往生的原因

潛伏在你身邊的「菩薩」們

【推薦】莫以善小而不為

鬼道的眾生有哪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