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傳燈錄十四謂石頭遷法嗣潮州大顛,初參石頭。石頭問師曰:那個是汝心?師曰:言語者是。便為石頭喝出。經旬日,師卻問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頭曰:除卻楊眉動目將心來。師曰:無心可將來?石頭曰:元來有心,何言無心,無心盡同謗。師言下大悟。後辭師隱居潮州靈山。學者四集。潮州府誌曰:「寶通,號大顛。俗姓陳氏,或曰楊姓,先世為穎川人。生於開元末,大歷中,與藥山惟儼並師事惠照於西山。即復與之同遊南嶽,參石頭。正元六年,開闢牛岩,立精舍,蛇虎皆遠遁。七年又於邑西幽嶺下創建禪院,名曰靈山,出入猛虎隨之。時已大悟宗旨,得曹溪之緒,門人傳法者千餘人,自號為大顛和尚。元和十四年,刺史韓愈貶潮州。遠地無可與語,聞大顛名,召至,留十餘日,謂其能外形骸,以理自勝為難得。因與往來,及祭海神,至潮陽,遂造其廬。未幾移袁州,復留衣服為別。長慶四年,一日告辭大眾而逝,年九十三。所著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金剛經釋義,又嘗自寫金剛經千五百卷,法華維摩經各三十部,藏之山中。墓塔在靈寺左,唐末有賊發其塔,骨髀盡化,惟舌根猶存如生。復瘞之,號瘞舌冢。宋至道中,鄉人又發視之,惟見舌鏡而已,乃疊石藏之如故,又號為舌鏡塔。」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修法)轉讀法華經之法。為祈息災而修之。...(菩薩)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南端有五奉教者,在其中央。八大童子之一也。或以為是此五奉教之總名。為天女童子形,一...為文殊菩薩之異稱。文殊主如來之智慧,智慧又為三世諸佛覺悟之源,故稱三世覺母。(參閱「文殊菩薩」1426) p541...迦毗陀,梵語 kapittha,或 kapitthaka;巴利語 kapittha, kavittha,或 kapitthaka。又作迦毗陀樹、迦卑他樹、劫...(流派)唐慈恩大師窺基,以法相宗成一家謂之慈恩家。...(術語)Vipaśyanā,又作毘缽舍那。譯曰觀,見,種種觀察等。觀見事理也。起信論元曉疏下曰:奢摩他,此雲止。毗...(一)悟實相之理,入於實相之理。法華經方便品謂,佛陀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行事)謂百座之仁王講也。...(飲食)又云大黃湯、黃湯、龍湯等,大便之汁也。...亦名:師訶責弟子法 子題:弟子惱眾師為懺謝法、日三時 行事鈔·師資相攝篇:「明訶責法。(一,敘如非)凡欲責他,...(?~854)唐代僧。會稽(浙江)人,俗姓魯。幼隨父商旅四方,因赴天台山,參與「光明會」,目睹萬人朝拜之盛況,...佛說法滅盡經 僧祐錄中失譯經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 無央數...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有一個年輕人去買碗,來到店裡他順手拿起一隻碗,然後依次與其它碗輕輕碰擊,碗與碗之間相碰時立即發出沉悶、渾濁的...
諸位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當中,前後四次勸我們應當要發願:眾生聞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勸我們三次。...
仿葷素食中的添加劑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二氧化硫、焦亞硫酸鉀、乳酸、瓊脂、明膠、卡拉膠等。據統計防腐...
修慧一事,極為重大;滿世間人只說聰明、不說智慧者,何以故?當知慧從心修,聰從境得;從心了心則慧明,從境研境則...
我們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個很大的差別:小乘佛法偏重智慧,他修無常、無我的智慧,他不偏重修福德;但是大乘...
我說過,我不是看破紅塵來出家的,也不是因為憤世嫉俗。但我理解你的憤怒和委屈。當無明產生的時候,我們會對某些事...
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 《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云: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週遍法界,能令眾...
立壇方法 這一科是說明:假設我們是生長在末法時代,末法時代就是我們內心的煩惱也特別的粗重,煩惱它會產生一種幹...
大顛
【佛學大辭典】
上篇:大願清淨報土 | 下篇:大嚫 |
又作隱居、隱遁。摒除世事,隱居山野,修學佛道;亦即出家之意。於日本鎌倉時代以後,特指中年以後之出家。又遁世之...
法華法
不思議慧童子
三世覺母
迦毗陀樹
慈恩家
毗婆舍那
悟入
百講
黃龍湯
訶責弟子法
玄策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付出真誠才會得到信任

你的目標是淨土還是娑婆

仿葷素食的危害

世世生生,除辦慧業外,其餘盡是辦癡業

積集福德資糧最快速的方法

【推薦】訴苦與抱怨反而會徒增苦惱

觀音聖號功德無量,命終也能往生淨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