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小乘三賢之第一,修五種之觀法而五種之過失停心也。是為聲聞乘入道之初。有二種,一種:一、不淨觀,觀境界不淨之相,停止貪慾之法。貪著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觀,向一切有情,觀可憐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三、因緣觀,觀十二因緣,三世相續之理,而停止愚癡之法。愚癡多之人修之。四、界分別觀,向諸法而分別六界或十八界,停止我見之法。我見多之人修之。五、數息觀,計呼吸數以停止散亂心之法。散心多之人修之。又一種:以第四之界分別觀與第三之因緣觀相似,省之而加觀佛。因觀佛之相好。能治一切之煩惱故也。業障多之人修之。淨影於大乘義章十二正明第一種,傍示第二種。曰:「問曰:有人諸患等分何以為治?成實法中十六特勝能為對治,依如觀佛三昧經中觀佛三昧能為對治,毗曇法中義亦同此,以佛相好非三毒境界故爾。」天台於四教儀、四念處、名第四觀為界方便,而舉第一種。於玄義、止觀即、為念佛觀,而舉第二種。圖示其次第併名字之不同,則如圖。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頗羅】 此雲果。...【勤功用道】 p1223 雜集論九卷十四頁云:勤功用者:謂四正斷。由遍觀察一切事已;為斷諸障,發勤精進故。...(術語)三道之一。謂斷三界諸惑已盡,證真諦之理,不更要學修之圓滿智慧,即阿羅漢之無漏智也。...冥然而往他處,即死亡之義。蓋以佛教之輪迴思想而言,肉體之壞滅僅是此生一期生命之終結,乃待另一因緣之和合,重新...得道開悟之後,永不退減之六種功德。為般若經所說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六種。即:(一)欲無減,欲度脫眾生之欲心永不退減...(人名)Dharmapriya(-pri),比丘名。譯作法愛。見慈恩傳二。...諸經典對於心作各種分類,其中關於四種心,各經典中復有諸多異說,或指紇利陀心(肉團心)、緣慮心、質多心(集起心...【愛為集諦】 p1203 分別緣起初勝法經八頁云:復言:世尊!若取緣有、有緣生者;何緣不說取之與有、以為集諦?世尊...【尼民達羅】 此雲地持,山形似海中魚故。...梵語 sumanas,巴利語 sumanā。又稱蘇摩那花、蘇曼那花、須曼花、須曼那花、修摩那花、須末那花。意譯悅意花、好意...(術語)四魔之一。煩惱能惱亂身心,障礙菩提,故名為魔。...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
有的眾生他從木雕的、泥巴塑的、金銀銅鐵所鑄的這些佛像,他去行禮拜,得到只是加持力;或者示現,除了這些木雕、泥...問: 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學書局出版的《念佛真實義》等幾本書,作者是台灣覺雲居士。上網一查,乃知是蕭...
文殊菩薩什麼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訴眾生想得到妙吉祥,那麼就要先有妙智慧。那你說為什麼智慧前面...
過去,有一位貧窮的人起了一個念頭:我應當到天神廟去祭拜天神,祈求上天賜我財寶。於是,他告訴弟弟:你要勤勞地耕...問: 何為懺悔。 答: 於三寶前發露已罪,痛責悔改,哀求證明,決不復作也。 問: 或云悔過能消滅從前罪過,信乎。...
唯識學解讀人生,把人生分成兩塊:一個是果報的受用,一個是業力的造作。也就是說,我們一生當中只做了兩件事情:第...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若雜亂垢心...於壓力過大,而又沒有及時得到解壓,長此下去的話,很容易得心理疾病的。據調查,女性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顯著高於男性...
五停心觀
【佛學大辭典】
上篇:五停四念 | 下篇:五停心觀位 |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減六年臥具者,法衣數造,亂妨恆業,故制限期,任聽營辦。必涉緣礙,中亦開之。恐濫私情,要...
頗羅
勤功用道
無學道
冥往
六無減
達磨畢利
四種心
愛為集諦
尼民達羅
須摩那花
煩惱魔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是否以見相見光,來論定修行
大安法師對蕭平實若干種淨土著作的辨析

學佛後什麼都是順境了嗎

求神應先求己
懺悔常識問答

人生是果報跟造業交互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