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三境,茲明無相。即謂一切諸境,皆由妄生,分別而有。了其虛幻,則諸境自空,一切法空,觀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若能如是通達諸法無相,即得自在,是為轉境依無相。
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 > 正文
(術語)以佛菩薩內證之本誓為標幟者。不動明王之刀劍,觀音菩薩之蓮華,及諸尊之印相等。是四種曼陀羅之一也。...(雜語)欲界有六重之天,稱曰六欲天。即六欲天之宮殿也,...生空觀和法空觀。這二種觀都是大乘菩薩的觀法,大乘菩薩不但觀人為空,就是觀法亦空,以去除我執與法執,而證得我空...【計度分別】 意為分別計量推度。為三分別之一, 又作推度分別、分別思惟。謂於所緣之境計量推度,係與意識相應的散...金剛嬉,梵名 Vajra-lāsī, Vajra-lāsye,音譯嚩日囉邏西。西藏名 Rdo-rje-hdsin-ma。密教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內...(經名)一卷,唐不空譯。異名五字咒法。說五字文殊之修法。...(菩薩)不空罥索觀音也。...(經名)此經攝於中阿含經第十。說恭敬具威儀,具學法,乃至為至涅槃之源。...禪宗公案名。又稱法眼識得凳子。為唐代僧法眼文益與雲門文偃藉登(凳)子以顯示禪旨機用之公案。禪苑蒙求卷下(卍續...【心相應行蘊】 p0354 如行蘊中說。 二解 品類足論二卷十四頁云:心相應行蘊云何?謂心相應法。此復云何?謂思、觸...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為見道,因十六心是初生無漏智照見真諦理之位。大乘的菩薩,則於初僧祇之終,終四善根之加行...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世間最悲...在烏江那個地方,有個名叫劉子胥的人。他有一個魚池,到冬天,就在魚池中建一條土堤,然後把魚池的水都放到堤防的裡...《首楞嚴王三昧》它所破的當然是煩惱。我們剛剛講過煩惱它是有根本的,什麼是根本呢?《楞嚴經》講生滅心或者講妄想...人能守本分,才能盡本事。就像小鳥飛翔在天空中,歌聲嘹亮而悅耳,增添了大自然的生氣,這就是它們的本分、本事。 ...問:如何是修道? 師云: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云:作何見解,即得達道?...知識,是理論上的見聞。修養,是實踐中的體驗。 學佛法行者,固然須要有淵博的知識;但是,見聞知理,如果不能融和...通常被人罵者,少有不起煩惱,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時,也有這樣的大惡人,他妒嫉佛陀德高望重,要傷害佛陀,以下是佛...株洲市石峰公園內的動物園,獼猴用力地咬著柵欄,雙手扒著鐵絲網,深邃的眼神凝望遠方,而站在鐵籠外面的我們難以理...
轉一切境依無相
【佛學次第統編】
上篇:轉識成智 | 下篇:轉受依空 |
【依出離舍】 p0769 顯揚五卷十一頁云:依出離舍云何?謂卽於諸色,了知無常乃至沒已;又於先及今所有諸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