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五障修道有五障: 一、煩惱障 根本之煩惱,障蓋淨心,防害道機,而不使入於佛法。 二、業障 過去之重罪,...子題:佛開諸比丘食緣、一食法、一坐食、一坐食五正食、數數食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舍衛,說一食法,五種...(術語)謂法界之諸法事事涉入交徹。是華嚴之無礙,天台之性具也。...亦名:結三小界教興所由、三小界結界教興所由、小界結界教興所由 羯磨疏·諸界結解篇:「夫機教相因,同諸藥病。凡...【墮缽中】 p1338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頁云:若物,已置在於缽內;當知此物,名墮缽中。...(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九願之名,令極樂之往生人得辯才與智慧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為「難行」之對稱。即得不退轉所修難易二行之中,速得而易行之法。又龍樹以稱名為速得不退而易行之法,且其行必具信...中國佛教法相宗祖庭。位於陝西西安市南郊雁塔村。始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初名無漏寺。唐貞觀二十二年(648),皇...【二種因果】 世間因果與出世間因果。四聖諦法,有流轉、還滅二門,說為二種因果,一者以苦諦為因,集諦為果,名世...【於內外身修循身觀】 p0751 瑜伽三十二卷九頁云:後復應於自身內外諸不淨物,善取其相;令心明瞭。又於他身內...(一)(1071~1128)宋代曹洞宗僧。秀州(浙江嘉興)人,俗姓潘。號枯木。自幼即異於常人,年十七為沙彌,後參謁雲門...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大乘以不殺戒為首,淫戒次之。小乘以淫戒在先,殺戒居次,厭離生死,必須斷淫-欲故。菩薩利生為事業,宏法是家務,...
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這是佛學經典中間的一句話,事實上能終生守護一個信仰的人並不多,能在從一而終的道...
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是故,我們應以先學先覺。就是老而能學,也...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隱居在山林中。但是,由於他的人品很高,人們都千里迢迢來尋找他,想跟他學些生活方...
問: 請問師父,佛經中提到的布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事? 宏海法師答: 這些以身體做供養的事,首先我們要在知...
關於這個《大佛頂首楞嚴經》,這部經典的內容,正好可能也有在公眾號上,做這樣的一個視頻上的接觸,未必有時間去一...
問: 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叫來佛友助念,但幾次都沒走,是不是這裡面有偏差呢? 大安法師答: 有些事情沒有達到預...一 富貴從來未許求 幾人騎鶴上揚州 與其十事九如夢 不若三平兩滿休 能自得時還自樂 到無心處便無憂 而今看破循環理...
智鍇(隋九江廬山大林寺)[《續高僧傳》卷十七]
【歷代名僧辭典】
釋智鍇。姓夏侯。豫章人。少出家在楊州興皇寺。聽朗公講三論。善受玄文。有名當日。開皇十五年遇天台顗公。修習禪法特有念力。顗嘆重之。晚講涅槃法華及十誦律。弘敷之盛見重於時。又善外學。文筆史籍彌是所長。晚住廬山造大林精舍。締構伊始並是營綜。末又治西林寺。兩處監護皆終其事。然守志大林。二十餘載足不下山。常修定業。隋文重之。下敕追召。稱疾不赴。後豫章請講。苦違不往。雲吾意終山舍。豈死城邑。道俗虔請。不獲志而臨之。未幾遂卒於州治之寺。時以為知命也。春秋七十有八。即大業六年六月也。氣屬炎熱。而加坐如生。接還廬阜形不摧變。都無臭腐反有異香。道俗嘆訝。遂緘於石室。至今如初焉。
上篇:智舜(隋趙郡障洪山)[《續高僧傳》卷十七] | 下篇:智越(隋天台山國清寺)[《續高僧傳》卷十七] |
(譬喻)以譬煩惱之厚重也。止觀一曰:月隱重山,舉扇類之。風息太虛,動樹訓之。同輔行曰:真常性月,隱煩惱山。煩...
障
足食戒緣起
法界圓融
攝僧三小界教興所由
墮缽中
得辯才智願
易行
慈恩寺
二種因果
於內外身修循身觀
法成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持不殺戒的功德

專訪覺光長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緣

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貴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布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事

楞嚴經講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