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亦名:期賊行戒緣起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舍衛,眾多比丘至毘舍離。賈客私度關不輸王稅,與比丘為伴,為守...(術語)八世法之一。凡於我身有損減者。...【增益邊及損減邊】 p1317 無性釋一卷九頁云:於無,無因強立為有;故名增益。於有,無因強撥為無;故名損減。如是...謂世間財物為王、賊、火、水、惡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獨享,故無須強求。...(一)指佛所居之淨土。又喻指心。僧清珙閑詠詩:「心田不長無明草,覺苑長開智慧花。」 (二)遼代僧。山西人。號鵬耆...(一)唐代襄州龐蘊居士之女。龐居士語錄卷上(卍續一二○·三一下):「居士將入滅,謂靈照曰:『視日早晚,及午以報...般若,梵語 prajā,意為智慧。又作三種般若。(一)指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大乘義章卷十依據大智度論,立...何等隨逐無記?謂即彼戲論習氣。...(術語)Bodhi,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斷煩惱障...(術語)仿常不輕比丘之行,而禮拜途中之人。唱云:我不敢輕慢。汝等皆當作佛。是謂之不輕之行。...釋氏要覽卷上引十誦律所說著衲衣之十利,即:(一)在粗衣數,(二)少所求索,(三)隨意可坐,(四)隨意可臥,(五)浣濯容...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慾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
有些人他往往錯誤地認為,衹要我們的所作所為跟佛法有關,那就是修行。其實不是,我們每時每刻要觀察自心,要護持自...
過去有一個婦人,常常很自信地說:我不會遺失任何東西。一天,婦人的兒子想要測試母親所言是否真實,便悄悄將母親的...
很多人問我,家中供奉的佛像是否一定要舉行開光儀式,如果缺少這一步,所供養的佛像是否就不靈了?其實不然,這是大...
我們用佛教的緣起法來分析危機的必然,絕不是在幸災樂禍,而是要告訴大家,既然危機是人類的共業所感,那我們就應該...祭祖是中國人孝道精神的表現,飲水思源、慎終追遠是很好的一種教育及風俗,所以佛教到了中國之後,並沒有廢除對祖先...
問: 鸚鵡、八哥、老鼠等動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否也要具足信願?如果具足,是否是佛菩薩隨形六道,為它們宣說念...木魚作為一種擊打樂器,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如在民族音樂特別是廣東音樂中,木魚還是其樂隊組成中的一件重要樂器。...
一法印
【三藏法數】
[出宗鏡錄] 一法印者。謂一念心含攝一切世間法。無不悉備。然此諸法於一心中。炳然顯現。如印印泥。文無前後。故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是也。
上篇:一地 | 下篇:一法界 |
(術語)百論之著作者,提婆為論伏外道論師所用一種之循環論法也。西域記五曰:初提婆菩薩,自南印度,至此伽藍。城...
與賊期行戒緣起
衰
增益邊及損減邊
五家所共
覺苑
靈照
三般若
隨逐無記
菩提
不輕之行
衲衣十利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有了愛慾,就不能見道

不隨逐慾望就是修行

從不遺失物品的婦人

家裡供奉的佛像一定要開光嗎

以「五心」面對緣起的危機
聖嚴法師《祭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