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亦名:結要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結要共同道行。結要者,共要至城,若至村道者,村間處處道。」(含注戒本卷中...(術語)塔之譯名。資持記下三之二曰:經音義云:正言窣睹波,義翻方墳。翻高顯處,以聳出故。文句記三中曰:新雲窣...【增上慧體】 p1315 攝論一卷一頁云: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人們應對父、母、親教師、軌範師、病人等常作供養。...(一)覺悟之心,眾惑不能入,猶如城垣能御外敵,故以之為譬。圓覺經(大一七·九二○上):「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唐代僧。福建長溪人。即福州靈雲山誌勤禪師。生卒年不詳。嗣法於長慶大安。初住大溈山,因睹桃花而悟道,禪林稱為「...梵語 trividha-parināma。指異熟、思量與了境。瑜伽行派與法相宗主張,「識」能轉變生起一切萬法,或變現為心內主...云何於法所緣差別?若略說有四種,謂遍滿所緣,治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遍滿所緣復有四種,謂有分別影像所緣...(經名)一卷,吳支謙譯。先敘萍沙王之五願,後敘弗迦沙王之出家,佛為說法。...(本生)不輕比丘又云不輕菩薩。作出家沙門之形相,故云比丘,為大乘菩薩之根性,故云菩薩。具名常不輕。此比丘常修...又作納衣、糞掃衣、弊衲衣、五衲衣、百衲衣。即以世人所棄之朽壞破碎衣片修補縫綴所製成之法衣。比丘少欲知足,遠離...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佛說:死亡的律法是無人能倖免的,包括我。而這個世間也不會存在著永恆不變的事實。 其實,人從出生那天起,就已經...
針對業力的斷惡修善,如果出現安樂的果報,我們應該少欲知足;這裡的經文是講痛苦的果報,如果有惡因緣的果報出現,...
現在有人以時尚佛教作為噱頭吸引眼球。其實,佛教的時尚不是今天才有的。從釋迦牟尼佛最初創建僧團的時候開始,佛教...
學佛不要刻意去求感應。衹要能夠運用佛法轉變凡夫的生滅心、妄想心,將之轉化為佛陀的智慧與慈悲,學會轉念的功夫,...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引用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歸集》,他老人家把經論當中講到...
膽裡面有結石,現在好多人都有這種毛病,也有好多種,也可以分為氣滯型的、濕熱型的和膿毒型的。膽其實就是說,我們...問: 師父,都說追求金錢就是慾望,但世間的生存我們又不得不去和金錢周旋,如何才能平衡這之間的關係呢,希望師父...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以入道,念阿彌陀佛當然可以往生西方,可以了生死!不必一定另外再持咒來幫助。念佛不能往生的...
一地
【三藏法數】
[出法華經] 一地者。一實相地也。地有能生之義。一切草木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以譬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一切習因種子。皆依五陰之身增長成熟。至於法華會上。聞佛說一乘法。皆成菩薩法性。五陰則是一實相地。故經云。一地所生。是也。(習因者。所作之因。習續不斷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上篇:一實境界 | 下篇:一法印 |
(術語)我與人也。我之四名之二。圓覺經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
與賊期行戒結要
高顯處
增上慧體
五處供養
覺城
靈雲
三能變
所緣差別
萍沙王五願經
不輕
衲衣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心律法師:誰都逃不開死亡

若遇非理擾亂,應起兩種觀照

學佛是要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學佛不要刻意去求感應

念佛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膽結石的食療法
如何平衡生存與金錢的關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