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亦名:期賊行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六緣成犯:初是賊,二、知是,三、共期,四、同道,五、不離見聞,六、...(人名)Kosala,波斯匿之別名。大威德陀羅尼經六曰:波斯匿高薩羅王。易土集六曰:高薩羅者,應憍薩羅轉聲。波斯匿...【增上果】 p1314 瑜伽九卷一頁云:與增上果者:謂由親近修習多修習諸不善業增上力故;所感外分,光澤鮮少,果不充...又名五重玄談,天台智者大師在講解佛經之時,皆立五重之玄義。 一、釋名,即解釋經題; 二、辨體,即辨別一...覺臥,西藏語意為王子,用以稱釋迦牟尼,取淨飯王子之意。相傳以釋迦牟尼佛十二歲時之身量造像,唐文成公主曾攜之入...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廈村西側之靈渡山(大頭山)上,與杯渡山相對。創建年代不詳,僅知宋、明兩代嘗加修建,清道光二十...又稱乾元禪寺、山谷寺。位於安徽天柱山中。傳為南朝寶誌禪師所創建。後禪宗三祖僧璨游此,擴建寺院,聲揚大江南北。...何等隨逐善?謂即彼諸法習氣。...(人名)俱舍光記八曰:庵羅衛者,有庵羅衛女,從庵羅樹濕氣而生。或從子生,或從枝生。梵Āmrapālī或Āmrāvatī...有廣狹二義,狹義指著衲衣參與法會之大眾;廣義言之,則泛稱僧眾為衲眾。衲衣亦稱五衲衣,謂補綴破弊衣而作成之袈裟...【三思】 心識緣境,與意識相應的思心所,對境的三種審慮作用。即:一、對境取正因邪因俱相違等之相,加以審察思慮...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有位年輕的朋友問我,經常在小說中看到某人看破紅塵,落髮為僧,遁入空門的說法,剃光頭似乎成了和尚的標誌,請問修...
一、六不合: 1、不與私慾太重的人合作,因為他們看不見別人的付出,只在意自己的得失與結果。 2、不與沒有使命感的...大概地說,邪淫就是與夫妻以外的人發生不淨行,但是詳細地講起來有很多種情況。 1、非人。 與家族七代之內的親屬有...
前兩天,中國佛學院有人來接法,我就和他們講:你們接法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接過法以後,又有中國佛學院的畢業證書...
曾經聽聞一則故事:有二人去醫院拿檢查報告,原本,某甲的病不過慢性胃炎而已,某乙卻不幸患上了胃癌;可是,卻因為...
過去,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舍利弗尊者來到此處,頂禮世尊後坐於一旁,說道:世尊!我已經在舍衛城夏...
佛教的咒語確實是有加持力的,楞嚴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課都需要誦持的內容,法力非常殊勝。誦持楞嚴咒的時候,附近的諸...
佛說了生脫死的修持法門很多,大體分為律、教、禪、密、淨五宗,總歸為二種:一是通途法門;二是特別法門。仗自力修...
一實境界
【三藏法數】
[出占察善惡業報經] 一實境界者。即一實相之理也。不變不異。無滅無生。自性清淨。離虛妄相。猶空。平等普遍。諸佛眾生無二無別也。
上篇:一實相印 | 下篇:一地 |
(術語)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外道認定我者為外道,否定之者為教。唯識論一曰:我謂主宰。述記一本曰:我如主宰者...
與賊期行戒犯緣
高薩羅王
增上果
五重玄義
覺臥佛
靈渡寺
三祖寺
隨逐善
庵羅衛女
衲眾
三思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藏經】大智度論
出家人為什麼要光頭

人際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邪淫的六種情況

真正的出家,提到名利這些事都會怕

以心的力量來化解與改善

誹謗聖者,懺悔得解脫

楞嚴咒護身符,可以隨時都佩戴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