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不輕比丘又云不輕菩薩。作出家沙門之形相,故云比丘,為大乘菩薩之根性,故云菩薩。具名常不輕。此比丘常修不輕之行,因受常不輕之稱,即釋迦佛往古之前身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亦名:七日長藥戒犯緣、長藥戒犯緣 戒本疏·三十舍墮法:「五緣成犯:一、是七日藥體,若不口受,亦無長罪;二、明...(術語)菩薩十地中第九地之名。得四無礙解於十方演說一切法之位也。新譯仁王經下曰:得四無礙解。一音演一切,聞者...勤者,被甲方便無下無退,無足心勇為體成滿善品為業,謂如經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舍善軛,如其次第應配釋被甲心勇...(人名)高僧傳曰:衡岳寺僧明瓚禪師,性懶而食殘,號懶殘。李泌異之,往見。正撥火煨芋啖之,取其半授泌曰:勿多言...指終究滅除苦惱之方法。二乘之法,以觀四諦十二因緣之觀行,斷盡生死苦海。即聲聞乘聽聞佛之聲教,由觀四諦而生起空...子題:橫縷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諸受持衣,雖被穿破,不失受。若上二衣,廣邊八指內,長邊一[打-丁+桀]手內穿,...因明用語。因明論式中,因(理由)須具備三相,方能成正因,缺乏任何一相皆成似因,其中因缺乏第一項而不能證明宗(...【應請】 p1398 法蘊足論二卷十五頁云:言應請者:謂應惠施,應供養 ,應祠祀;故言應請。...(術語)Vibyā,譯曰明,真言之別稱。真言能破眾生煩惱之闇障,故名明。演密鈔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別稱,梵語尾...由發菩提心而生起歸依佛、法、僧之一念,以趨向菩提。 p51...【何處現觀】 p0706 顯揚十六卷十六頁云:復次何處現觀?頌曰:極戚,非惡趣;極欣,非上二處。欲界人天,佛出...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阿彌...問: 佛像為何還要開光? 正如法師答: 改革開放後,國運昌盛,佛法昌隆,佛像開光法會很多,隨之而來的就是許多人...問: 怎樣理解感應道交? 大安法師答: 感應道交是淨土法門的重要特質。感,是從凡夫眾生的層面來看,淨業行人信願...問: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人沉溺於欲樂,覺得享樂才是最要緊的,根...伴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開始轉向精神層面,在追求精神昇華方面,宗教當是首選,而承載著諸多國家...曾國藩曾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一封家書中特別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難忘、難堪的四次教訓。曾國藩為什麼要寫這封信給弟弟呢...心中有佛,見的都是光明,說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見的都是黑暗,說的都是邪惡。 說人是非者,本是是非人,每個人...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是開發生命所具有的無量智慧、無量光明、無量功德。我們的心本...二別境五者:言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而不忘失。能引定故。 法師宣講:...
不輕
【佛學大辭典】
上篇:不落因果 | 下篇:不輕之行 |
【白黑二業】 即善惡二業,白業可感淨妙清淨的樂果,黑業可感穢惡不淨的苦果。此又可開為四種:一、白白業:善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