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自義行】 p0596 瑜伽八十一卷八頁云:自義行者:謂自利行。如聲聞獨覺,彼雖或時起利他行;然本期願、不唯利...(術語)稱胎藏界曼荼羅之中台八葉位。義釋十一曰:頭為內胎。...謂頂上磐石。以速除頂石,比喻生死危急,當速求解脫。心地觀經卷五(大三·三一三上):「精勤修習,未嘗暫舍,如去...悉曇字 (ga)。乃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系悉曇體文三十五字中,喉聲之第三。又作伽、我、俄、哦、[口...梵語 priya-viprayoga-duhkha,巴利語 piya-vippayoga-dukkha。謂別離愛境,或與所愛者別離時所感受之苦。為八苦之...(術語)Aparagati,譯曰惡趣。由惡業而趣之場所也。見玄應音義四。...(雜語)王摩詰胡居士臥病詩曰:既飲香積飯,不醉聲聞酒。...【尋思之所鑽搖】 p1179 瑜伽十八卷十七頁云:云何尋思之所鑽搖?謂如有一、於先所得先所受用諸欲境界,不正作意;...(譬喻)信心搖動而不決定。譬如輕毛也。本是十信位之菩薩,非信外之凡夫,而信內之人現為輕毛,則信外更如輕毛,故...自在成就者,謂諸方便善法,若世出世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等功德,及一分無記法,由自在成就故成就方便善法者,謂...佛教主張人類之心性本即清淨(心性本淨、本性清淨),污染心性者為貪慾、憎惡、迷妄等三毒,古時稱此三毒為罪(巴 ...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
在本經當中講一個例子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佛陀說:在城裡面有一個人,叫作演若達多,怖頭狂走。什麼叫怖頭?什麼叫...問: 現在流行一種水果酵素,是用水果發酵而成的液體,據說喝了之後能夠有減肥、養顏、排毒等效果。很多人都在喝,...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認他們自己所信的宗教教義才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他教教理為邪說。 而佛教認為一切宗教...
這一段是說明以願導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當中,這個觀是很重要的,由這個觀行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由這個...
智者大師上天台山時,在天台山打坐,他也是有遇到魔境。遇到魔境他處理的辦法也是一樣,他安心空寂。觀一切法空,魔...
趙州上堂云: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內裡坐,菩提、涅 、真如、佛性,盡是貼體衣服,亦名煩惱。...
我是求過地藏水的,有沒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麼樣開大智能倒是沒有,因為我曾經中斷好幾十年,好多經文都記不得了...
我們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經到了,在新年開始,為了讓大家能在學習大乘正見方面得到真實的利益,我想對顯密學會般...
一真法界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
上篇:一法界 | 下篇:一藏 |
即照見。係指佛菩薩洞然照見眾生之所有行為;故又以「照鑒無私」一語表示佛菩薩對有情眾生公正無私之態度。 p5520...
自義行
內胎
頂石
乞灑
愛別離苦
阿波那伽低
聲聞酒
尋思之所鑽搖
信外輕毛
自在成就
罪惡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我們今天為什麼還流轉三界呢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嗎
佛教沒有排他性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作一個比較

內魔不生,外魔不起

泥佛不度水,真佛內裡坐

求「地藏水」有沒有效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