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又作赤幡。有兩種:(一)指赤色之旗。在古代印度,佛弟子與外道論議後,勝利之一方往往高舉赤色旗旛,並奏凱歌。碧岩...(雜語)法華經化城喻品說,有導師欲率眾越五百由旬之險難至寶處,恐眾疲倦而還,遂方便於三百由旬之中途作一城,暫...(1284~1357)元代臨濟宗僧。越州(浙江紹興)蕭山人,俗姓董。號千岩。字無明。七歲出家,十九歲受具足戒。嘗於武...(一)為四種禪之一。指佛地之禪定。出自大乘入楞伽經卷三集一切法品。即入於如來地,證得聖智三種樂,為利益眾生而示...華嚴宗五祖宗密(780~841)於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中,將禪宗諸派總分為三宗,其一即為息妄修心宗。此宗係指南侁...(人名)天竺佛陀耶舍Buddhayaśas此雲覺明。後秦弘始九年至長安。善毗婆沙論。而髭赤。時人號為赤髭毗婆沙。見稽古...流注,為止住、執著之意。謂止住、執著於真空常寂的第一義之境中,此為法性之病。景德傳燈錄卷十一靈雲志勤章(大五...於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觀中,空並非只作空義解,同時亦兼含假中二義,以表示空之真義,故稱一空一切空。摩訶...據辯意長者子問經載,眾生能行此五事,則得生於天上。五事指:(一)慈心,謂人不殺眾生,愛惜物命,令眾得安。(二)賢...(一)知,通智。即大乘起信論所說五識之一。即指能起妄心智用,而分別可愛、不可愛等諸境界之作用。[大乘起信論義記...梵語波羅,華譯為彼岸,此岸指生滅,彼岸指不生不滅的涅槃。一切法,法相有生有滅,法性無生無滅,寂然常住,是最上...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參禪,乃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所傳之徽妙心印法門。迦葉祖師當時明白佛的意旨,遂破顏微笑,自此,佛租心...我們佛教,其實主要就是「結緣」,我們今天拜佛、普佛,就是和藥師佛、十方諸佛:現在佛、過去佛、未來佛都結了緣。...問: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師兄眼裡,好像對一句佛號念到底的修法都不大看好,都覺得現在念佛人是萬修一二去。如果哪個師...這是一隻蠶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對蠶說:「你和我雖然都會吐絲,但是我的絲,幫我建立王國,縱橫天地之間,而你卻作...佛教對人生的解釋,它主要依止的理論就是建立因緣觀,說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那麼為...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於最後一天夜裡悟道成佛,此時佛陀以無礙的慧眼,觀看這娑婆世界裡六道眾生的情...什麼樣的情況會導致曾經發過菩提心又忘了、失去這個菩提心呢?釋迦牟尼佛法華會上的這些弟子,都是在塵點劫前大通智...朝拜五台山,不是每個人都能來的,這需要因緣。不管信不信佛,衹要來到五台山,我們的身體,一定不會去做無意義的事...
六種論
【三藏法數】
[出瑜伽師地論] 謂抉擇是非。議論得失。故名為論。一言論謂以一切言說。抉擇是非。辯論得失。故名言論。二尚論尚。高也。尊也。謂世間一切事理。隨所尊尚。隨所應聞。抉擇是非。辯論得失。故名尚論。三諍論諍。止也。謂以言論互止其失也。或因諸欲。更相侵奪而起。或因身口惡行。互相譏毀而起。或因有無等見。彼此執著而起。皆由未離欲界貪瞋癡惑。堅執縛著。更相發忿而起鬭諍。興種種論。故名諍論。四譭謗論謂人懷恨發憤。或以粗惡語。或以不遜語。或以不實語等。更相譭謗。
上篇:舍由六緣 | 下篇:僧用六物 |
【二緣舍菩薩戒】 p0036 瑜伽四十卷十九頁云:略由二緣,舍諸菩薩淨戒律儀。一者,棄舍無上正等菩提大願;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