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界名)六道之一。以地獄為罪惡眾生死後所生之道途故也。...【無義】 p1042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頁云:能引苦故;說名無義。...即刻寫尊勝陀羅尼經之石幢。佛陀波利傳譯尊勝陀羅尼經為建立之起因,現存者頗多。唐代佛陀波利朝禮五台山時,于思陽...【自性常住道理不成】 p0602 俱舍論十一卷二頁云:數論云何執轉變義?謂執有法,自性常存;有餘法生,有餘法滅...禪林用語。又作假解脫坑。幽鬼所棲之處,即闇黑之處;比喻拘泥於情識,盲昧無所見之境界。或指習禪求悟之過程,陷入...(768~844)唐代僧。汝南(河南汝南)人,俗姓宋。幼喪父,母常誦法華經,鞠育勉之。及長,識度明敏,為鄉黨所重。...(菩薩)Gandhahastin,又作幹陀訶提,乾陀呵晝,菩薩名。譯曰香象。可洪音義六曰:幹陀訶提,下合作堤,音低,此雲...【遣虛存實識】 唯識宗依三性觀的觀行法門,立此五重唯識觀,遣虛存實識為第一種觀法。即以為此心之境,是遍計所執...【覆護色】 p1420 顯揚五卷八頁云:覆護色、謂宅舍等。...據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六載,菩薩修行,以智慧之火了妄即真,鍛凡成聖,破有執而歸空,照昏迷而為朗;猶如大火,鍛煉...【菩提樹】 p1127 西域記八卷十八頁云: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卽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懸隔 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違順相...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問: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兩個小時,我不可能一直念佛下去,我怎麼面對人、事、物,把它沉澱?比如說,任何刺激,我...昔日,佛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從迦維羅衛國出發,經過拔耆國時隨緣度眾,而後抵維耶離國,住止於奈氏樹園。 當時...在很久以前,波羅奈國,有一個癡呆的人。他雖癡呆,但他知道勤儉,喜歡積蓄黃金。癡人為了能多積些黃金,到外做苦工...給大家講個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有個宋國人,養了一群猴子。猴子們特別聰明,可以幫他幹一些活。但遇上饑...(一)自覺篇 ◆一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擁有財富的人,...有一天,佛陀和阿難尊者在前往娑掃國城托缽的途中,看見一行人因車子壞了,滿臉憂愁地坐在路旁,佛陀即開示:乘車時...【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得無礙智。能修種種清淨事業。隨住如是諸佛國...無論前方是懸崖還是坎坷,水都毫無猶疑地勇往向前,形成瀑布、江河與大海。 富而不貪是一種布施,塵而不染是一種持...
報慈行言導師
【五燈會元】
金陵報慈行言玄覺導師,泉州人也。上堂:「凡行腳人參善知識,到一叢林,放下瓶缽,可謂行菩薩道能事畢矣。何用更來這裡,舉論真如涅槃,此是非時之說。然古人有言,譬如披沙識寶,沙礫若除,真金自現,便喚作常住世間,具足僧寶。亦如一味之雨,一般之地,生長萬物,大小不同,甘辛有異。不可道地與雨有大小之名也。所以道,方即現方,圓即現圓。何以故?爾法無偏正,隨相應現,喚作對現色身。還見麼?若不見也莫閑坐地。」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此問不當。」問:「坐卻是非,如何合得本來人?」師曰:「汝作麼生坐?」師聞鳩子叫,問僧:「甚麼聲?」曰:「鳩子聲。」師曰:「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江南國主建報慈院,命師大闡宗猷。海會二千餘眾,別署導師之號。上堂:「此日英賢共會,海眾同臻。諒惟佛法之趣,無不備矣。若是英鑒之者,不須待言也。然言之本無,何以默矣。是以森羅萬象,諸佛洪源。顯明則海印光澄,冥昧則情迷自惑。苟非通心上士、逸格高人,則何以於諸塵中發揚妙極,卷舒物象。縱奪森羅,示生非生,應滅非滅。生滅洞已,乃曰真常。言假則影散千途,論真則一空絕跡。豈可以有無生滅而計之者哉!」僧問:「國王再請,特薦先朝,和尚今日如何舉唱?」師曰:「汝不是問再唱人?」曰:「恁麼則天上人間,無過此也。」師曰:「沒交涉。」問:「遠遠投師,請垂一接。」師曰:「卻依舊處去。」
上篇:報恩慧明禪師 | 下篇:崇壽契稠禪師 |
【離】 p1423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二頁云:云何第四名離行相?謂於永斷常住性中,正觀行相。 二解 如四行了滅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