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異門論十七卷八頁云:不思惟種種想者:謂無五身識所引意識相應緣色等種種障礙定想。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名數)有二種:一定靜慮,一生靜慮。定靜慮者,生於四靜慮天之禪定也,舊云四禪定生靜慮者,其天處也,舊云四禪天...優俱吒,梵語 utkuta。又作嗢俱吒坐。意譯作蹲踞坐。印度之一種坐法。系以右腳踩於左腳上,呈蹲狀,臀部不著地。於...一、蘊魔,色等五蘊,為眾惡之淵藪; 二、煩惱魔,貪等煩惱,能迷惑事理; 三、業魔,殺等惡業,能障蔽正道; 四、...意指有苦涅槃。據慧苑音義卷下載,三乘所得無餘涅槃未離變易生死,故「行苦」相隨;有餘涅槃及諸外道小乘所計執之涅...【五唯】 p0247 此數論師義。唯識述記四卷二十一頁云:五唯者:謂聲觸色味香。...【於微細罪深見怖畏】 p0750 顯揚七卷三頁云:於微細罪深見怖畏者:謂犯小隨小學處,犯已可出者,皆名微細罪。...【業用差別證】 p1220 此阿賴耶識第五證也。瑜伽五十一卷三頁云:何故若無諸識俱轉;業用差別、不應道理?謂若略說...梵語 catasrah paryesanāh。為唯識宗第二加行位所修之觀法。又作四種求、四尋思觀。為「四如實智」之對稱。乃以萬...(名數)一內色,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是屬於內身,故名內色。二外色,色聲香味觸之五境也,是屬於外境,故名外色。...又作無漏有為。即指有為的無漏之法。俱舍宗認為四諦中,苦、集二諦為有為有漏法,滅諦為無為無漏法,道諦則雖為無漏...即依恃之意,如子女之依賴父母。佛教中,轉指眾生因貪瞋等無明纏身,造作各種惡業,而墮於輪迴之中,須仰賴佛、菩薩...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凡禮懺者。外之威儀、內之觀想。必須先期習熟。免得臨時訛擾。有乖軌範。如未能修觀者。亦當清淨身口意三業。一心...世間愚人,不知因果。見為善而得禍,便謂善不可為。見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可戒。不知禍福之來,有近有遠,遲早不定...佛陀時代,有修習外道法門的五位兄弟,生活貧苦,因此想學習外道的生天之道,希望可以遠離飢寒交迫之苦。 有一天,...我很幸運地出生在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一歲半被賣入尼庵,換了一擔谷子,養活了一家人。那麼小就能為家庭作出貢獻,...善知識,既皈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瞭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皈依清...問: 弟子發的心總是在遇到逆境的時候,退消菩提心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真正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從真...佛教常說的發願,就是樹立學佛目標。每個人發心不同,所以,發願內容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在每...「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此句節自傅大士的禪詩。 傅大士本名傅翕,是梁武帝時代的人...
不思惟種種想
【法相辭典】
【不思惟種種想】 p0337
上篇:不還差別多種 | 下篇:不動法阿羅漢 |
(故事)黃龍常以三問拶人。曰:人人有個生緣,如何是汝生緣?曰:我手何似佛手?曰:我腳何似驢腳?每以此三語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