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卷一頁云:問:此中何者名身受?何者名心受耶?答:若受、在五識身,名身受。在意地,名心受。復次若受、無分別,名身受。有分別,名心受。復次若受、取自相境,名身受。取自共相境,名心受。復次若受、取現在境,名身受。取三世及非世境,名心受。復次若受、取事別境,名身受。取事別及和合境,名心受。復次若受、一墮境者,名身受。數數墮境者,名心受。復次若受、於境率爾轉者,名身受。思度轉者名心受。復次若受、以色為所依、色為所緣者,名身受。以非色為所依、色非色為所緣者,名心受。如色非色,如是有對無對,積聚非積聚,和合不和合,廣說亦爾。尊者世友說曰:如佛所說:彼於爾時,受於二受。謂身受、心受。云何身受?云何心受?答:無有受是身受。一切受皆是心受。所以者何?心相應故。然諸受、若依五根轉,此受名身受。恆以身為增上故。若依意根轉,此受、名心受。恆以心為增上故。復作是說:無有受是身受。一切受皆是心受。心相應故。然諸受依取至境三根轉,此受名身受。恆作想故。依取不至境三根轉,此受名心受。不恆作想故。大德說曰:若是身受;彼亦心受耶?答:若是身受;彼亦心受。有是心受,而非身受。謂若計度外事,於內取相;及於事取補特伽羅,並法處所攝色、心不相應行、無為相;如此類受,皆名心受。以於非實有境,分別轉故。是謂身受心受差別。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書名)一卷,秦羅什譯。即付法傳中第十二祖馬鳴大士之別傳也。...【慢心所】 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六根本煩惱所之一.慢者傲慢,自以為處處優於他人,高人一等。《成唯識論》曰:『云何...梵語 gāndhāri,巴利語 gandhārī。為俱舍論卷二十七所說之咒術名。論中並謂,持此咒能騰空自在,即具有「三示導...(術語)Upāya-pāramitā,方便度之義,十波羅蜜之一。漚波耶為方便,波羅蜜為到彼岸(即度)之義。以善巧方便令...(譬喻)以龍鬚之繩縛,身入水,則轉緊轉痛,猶如牛皮系體而向日,以喻利養之害身。智度論曰:夫利養者,如龍鬚繩縛...梵語 ksetra。即指土地、領域或眾生之住所。音譯為剎多羅,簡稱為剎。意譯為土,復又加一「剎」字,故稱剎土。國土...(植物)Nārikela,樹名。探玄記二十曰:那利羅者,具雲捺唎羅吉唎,此雲莖第有用樹。捺唎此雲莖也,羅是是多聲,...一實之理,如如平等,沒有彼此之別,謂之不二,菩薩若悟入這種一實平等之理,叫做不二法門。...真言宗用以解釋梵字真言等諸字門之意義的十六種方法。即:(一)遮情,遮凡夫之迷情,覺法性之無相,不住一法,不著一...燈錄即傳燈錄,是禪宗歷代傳法機緣的記載,譬如燈火相傳,展轉不絕,所以叫傳燈錄。 燈錄之作,通途傳說起源於...(術語)比丘住而無罪之地雲淨地。有清淨其地之法。...(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蘭(lan)帝(di) 頞(e)藍(lan)謎(mi) 室(shi...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怎樣才能夠得不退法,心無障礙呢?怎樣才能夠修行不退轉呢?這個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我們很多佛弟子學佛很久了,...然復妙覲大儀,啟心貞照。識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於中流,蔭瓊柯以詠言。飄雲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體忘安而...往昔,盧留城的王軍王被佞臣所惑,因而惡逆無道。一日,王軍王在路上看到迦栴延尊者坐禪入定,便心生惡意,自己先取...若舉於足 當願眾生 出生死海 具眾善法 ----《華嚴經淨行品》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當離開禪座,準備抬腳走路的時候就...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無數次問過這些問題。一個做了幾十年醫生的人,如果沒有宗教家的仁慈懷抱,有時真會厭惡自己...問:同樣殺一隻螞蟻,果報有可能墮到地獄,也有可能只是墮到餓鬼、畜生道。這是為什麼? 答:今略述起罪必約三性而...有一個禪師──他晚上去禪堂參禪之後,當他要回寮房,走樓梯的時候,不小心啊,踩到一個東西他說:糟糕了!踩到青蛙...若受離一切所應遠離身語業,安立第四苾芻律儀,一切不如法的身語業都要遠離的。具足戒,這樣的戒就叫比丘律儀,這是...
身受與心受差別
【法相辭典】
【身受與心受差別】 p0679 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五卷十一頁云:問:此中何者名身受?何者名心受?答:若受、在五識身;名身受。在意地;名心受。復有說者,諸受中無分別者,名身受。有分別者,名心受。復有說者,若受、緣自相境,名身受。緣自相共相境,名心受。復有說者,若受、緣現在境,名身受。緣三世及無為境,名心受。復有說者,若受緣實有境,名身受。緣實有假有境,名心受。復有說者,若受、於境一往取者,名身受。數數取者,名心受。復有說者,若受、於境暫緣即了者,名身受。推尋乃了者,名心受。復有說者,諸受中、若依色,緣色;名身受。若依非色,緣色非色;名心受。如色、非色,如是有對、無對,積聚、非積聚,和合、非和合,說亦爾。尊者世友說曰:佛說二受,謂身受心受。何者名身受?何者名心受?此中無有身受。諸所有受,皆是心受。何以故?心相應故。然所有受,若依五根轉,名身受。恆以身為增上緣故。若依意根轉,名心受。恆以心為增上緣故。有作是說:無有身受。諸所有受,皆是心受。何以故?心相應故。然所有受,若依三根轉,取和合境;名身受。恆作想故。若依三根轉,取不和合境;名心受。非恆作想故。大德說曰:受、有二種。一者、身受,二者、心受。若是身受,亦是心受。有是心受,而非身受。謂所有受,不取外事而起分別。但依內事,執取其相,而起分別。謂緣一切補特伽羅有緣法處所攝色心不相應行無為法等,名心受。大德欲令如是心受,無實境界,惟分別轉。
上篇:身語隨隱顯現行 | 下篇:身受心法各有三種 |
全一篇。宋代宏智正覺撰。說坐禪之要。全文為「佛佛要機,祖祖機要,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不觸事而知,其知自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