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遠想近想】 p1257 集異門論十一卷八頁云:若遠若近者:云何遠想?答:過去未來想。云何近想?答:現在想。復次雲...十甘露明的簡稱,又叫做十甘露咒、甘露陀羅尼咒、無量壽根本陀羅尼,即阿彌陀佛的大咒。...(術語)對於有情之稱。草木土石等之無情識者。...【堊醯掣呾邏國】 p1038 西域記四卷十七頁云:惡醯掣呾邏國,週三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七八里。依據險固。宜穀麥...(衣服)禪家所用帽子之異名。以正面有水字之形也。見啟蒙隨錄。...(術語)惑者迷也,趣者理趣也,謂迷於理也。中論序曰: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變。同疏曰:惑者迷也。趣者理也。謂...【阿賴耶識相有三種】 p0781 攝論一卷七頁云:如是已說阿賴耶識安立異門。安立此相,云何可見?安立此相、略有...(雜語)寶積經百十六曰:一切業緣皆住實際,不來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何以故?法界無邊無前無後故。是故舍利弗,...為「性相融會」之對稱。認為性、相二宗於教義上有優劣之別,明確加以抉擇判斷者,稱為性相決判。乃華嚴宗四祖澄觀學...亦名:僧私二地並須乞作、僧私二地皆須處分 子題:樹空、石陰 資持記釋云:「處分中,初科,了論。三相無多營造,亦...梵語 ekavyūha-samādhi。指心專於一行而修習之正定。又作一三昧、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一相莊嚴三摩地。一行三昧...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教觀綱宗(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觀。改作書冊題名)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阿彌...【六字真經堪讀誦,誰言名字假非因。即名顯體方稱妙,托境觀心易入真。蜾蠃祝兒終肖父。蛣蜣丸糞亦遺塵。勸君早發西...我總認為,知識分子身上有一份責任,以慈悲心維護社會的責任,所以不應該把目光老放在錢上,這不會給你帶來真正的前...佛教在我們國家千百年來,隨著時代改變,唐宋年間的這些清規戒律差不多都沒有了,有也是沒有力量。古代的學者都是為...【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①,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抱怨是從家庭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現象,也是正常現象。即使親如父母子女也會互相抱怨,雖然父母...人生的晚景是淒涼的,不管你是鰥寡孤獨,還是子孫滿堂,最終走到時候也是黃泉路上家親眷屬不相遇。風燭殘年,拄著拐...師徒兩人,無事泡茶談天,因情人節剛過,便聊起這個話題。 徒:情人是什麼人? 師:情人是愛人、是仇人、是陌生人。...無諍念佛守本分 預知往生彩蝶送 宏英居士,本名吳巧英,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人,生於公元一九一四年農曆臘月二十四。...
非得差別
【法相辭典】
【非得差別】 p0714 俱舍論四卷十八頁云:非得、如得。亦有如上品類別耶?不爾。云何?頌曰:非得淨無記,去來世各三。三界不系三。許聖道非得,說名異生性。得法易地舍。論曰:性差別者,一切非得,皆唯無覆無記性攝。世差別者,過去未來,各有三種。謂現在法,決定無有現在非得。唯有過去未來非得。過去未來,一一各有三世非得。界差別者,三界系法,及不系法,各三非得。謂欲界系法,有三界非得。色無色界系,及不系,亦爾。定無非得是無漏者。所以者何?由許聖道非得,說名異生性故。如本論言:云何異生性?謂不獲聖法。不獲、即是非得異名。非說異生性是無漏應理。不獲何聖法,名異生性?謂不獲一切。不別說故。此不獲言,表離於獲。若異此者;諸佛世尊,亦不成就聲聞獨覺種姓聖法,應名異生。若爾;彼論應說純言?不要須說。此一句中,含純義故。如說此類食水食風。有說:不獲苦法智忍,及俱生法,名異生性。不可難言道類智時,舍此法故;應成非聖。前已永害彼非得故。若爾;此性既通三乘;不獲何等,名異生性?此亦應言不獲一切。若爾;此應同前有難,此難復應如前通釋。若爾;重說。唐捐其功。如經部師所說為善。經部所說,其義云何?謂曾未生聖法相續分位差別,名異生性。如是非得,何時當舍?此法非得,得此法時,或轉易地,舍此非得。如聖道非得,說名異生性;得此聖道時,或易地,便舍。餘法非得,類此應思。若非得得斷,非得非得生;如是名為舍於非得。得與非得,豈復有餘得與非得?應言此二各復有餘得及非得。若爾;豈不有無窮過?無無窮過。許得展轉,更相成故。以法生時,並其自體,三法俱起。第一、本法,第二、法得,第三、得得。謂相續中,法得起故;成就本法,及與得得。得得起故;成就法得。是故此中無無窮過。如是若善若染污法,一一自體,初生起時,並其自體,三法俱起。第二剎那,六法俱起。謂三法得,及三得得。第三剎那,十八俱起。謂於第一第二剎那所生諸法,有九法得,及九得得。如是諸得,後後轉增。一切過去未來煩惱及隨煩惱,併生得善,剎那剎那,相應俱有,無始無終,生死輪轉,有無邊得。且一有情,生死相續,剎那剎那,起無邊得;如是一切有情相續,一一各別剎那剎那,無量無邊,諸得俱起。如是諸得,極多集會。無對礙故;互相容受。若不爾者;一有情得,虛空不容;況第二等。
上篇:非理作意 | 下篇:非一界智 |
(譬喻)謂六道生死之苦也。智度論五曰:沒大苦海不自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