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作經論釋時,作玄義即總論,付後文句釋之。所謂文句是也。字句之逐次釋也。...【壽盡】 p1270 雜集論六卷五頁云:云何壽盡?謂時死。此約時沒說。由所引壽時分究竟,應時死故。...【由種種】 p0523 世親釋四卷七頁云:又於三中唯就意識以為種種。所取境界,不決定故。其餘諸識,境界決定。又無分...(傳說)佛在世有三人為伯仲季,聞毗耶離國有淫女,名庵羅婆利。舍婆提國有淫女,名須蔓那。王舍城有淫女,名優缽羅...(雜名)伴導師之從僧也。...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無為戒、真法戒等等,名目雖多,但就是十善戒,因十善戒是能生三世...(一)梵語 pāra,巴利語同。為「此岸」之對稱。迷界為此方之岸,稱此岸;悟界為彼方之岸,稱彼岸。即以業與煩惱為中...(地名)Jetavana,舊稱祇陀林,祇洹林。本為逝多太子所有之林,故云逝多林。須達長者買之而建精舍,以獻於佛。即祇...若以戒定慧三學,攝三十七品,則: 一、戒攝三 正語、正業、正命。 二、定攝十 四如意足、定根、定力、除...【四真實】 真實,乃表裡如一而了無虛妄的意思。《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列舉四種真實,即:一、世間真實,又作世...(書名)宋慈雲之天竺別集中有往生正信偈,彌陀經正信偈。日本見真大師教行信證之行卷,有正信念佛偈,又略文類有念...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實。然則修促共盡,小大同期,而金字絲編、緗...太白頂西邊有個虎山,那是白馬寺海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清朝咸豐年,到那廟裡去了一個人,人家問:你是哪里人哪?說...證嚴上人述說《賢愚經》故事叮嚀大眾,在凡夫地修行,境界複雜、誘惑繁多,要守護單純的初發心,堅定道心、言行謹慎...在中國佛教一千五百年曆史當中,影響佛教最深也最受歡迎的,就是天台宗的判教。為什麼天台宗的判教受到中國曆代修學...伎樂聚會,當願眾生,以法自娛,了伎非實。 伎:古泛指歌舞表演。樂:音樂。妓樂指人們欣賞音樂演奏,或觀看各種歌...佛陀從遠方的跋耆國遊行教化到毘舍離國,住在獼猴池旁的重閣講堂。國內的商人得知佛陀的行止,都歡喜地相約來到佛陀...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難以一帆風順,常是苦多樂少。煩擾困於心,無以解決,常糾纏不去,積鬱成疾。...既然如此簡單明瞭,佛何不直接就告訴人們念佛求生就行了,何必開那麼多法座,講那麼多經,特別是那麼多聖道門的修行...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藝遠近馳名。 當他為一座佛寺雕刻的佛像落成的時候,附近幾里的人都跑來觀禮,人人都...
依邪行處引隨煩惱有三種
【法相辭典】
【依邪行處引隨煩惱有三種】 p0774 瑜伽六十二卷三頁云:當知第三補特伽羅、依邪行處引隨煩惱、略有三種。謂隨逐遠離、隨逐憒鬧、隨逐學處、起隨煩惱。云何隨逐遠離起隨煩惱?謂諸外道、隨逐遠離所有臥具,而為五蓋覆蔽其心;或住於苦。領受身心諸苦惱故。或復遠離煩惱對治。由離信等五種根故。彼由如是住染污故,住苦惱故,無有對治能除染污苦惱住故;是名隨逐遠離諸隨煩惱。云何隨逐憒鬧起隨煩惱?謂各別執異見異欲、相違言論,建立自品他品差別。廣起忿恨、乃至誑諂。是名隨逐憒鬧諸隨煩惱。云何隨逐學處起隨煩惱?謂觀自他現行諸罪,無有羞恥;毀戒穿戒。是名隨逐增上戒學諸隨煩惱。若有依止世間等至,於其下劣,計自為勝;或於相似,計自為勝;心生高舉。是名隨逐增上心學諸隨煩惱。若少聽聞,不能觀察所有善法;是名隨逐增上慧學諸隨煩惱。
上篇:依阿那波那念趣入四念住 | 下篇:阿逾陀國 |
【現觀相】 p0951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頁云:此則於諸諦中決定智能,及彼因、彼相應、彼共有法,為體。是名現觀相。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