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集異門論十八卷九頁云: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是第四解脫。超一切色想者:云何色想?答:眼識身相應諸想、等想性、現想性、已想性、已現想性、當想性、當現想性;是名色想。復次有說五識身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色想。今此義中,眼識身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色想;入此定時,於彼色想,皆能超越,平等超越,最極超越。是故說超一切色相。滅有對想者:云何有對想?答:四識身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有對想。復次有說五識身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有對想。復次有說瞋恚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有對想。今此義中,四識身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有對想。入此定時,彼有對想、已斷,已遍知;已遠離,已別遠離;已調伏,已別調伏;已滅沒,已破壞。是故說為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者:云何種種想?答:有覆纏者、所有染污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諸所有想,若不善諸所有想,若非理所引諸所有想,能障礙定;如是一切,名種種想。入此定時,於種種想、不引發,不隨引發,不等引發;不思惟,不已思惟,不當思惟;由斯故說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者:問:此空無邊處解脫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入空無邊處解脫定?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先應思惟第四靜慮,為粗苦障;後應思惟空無邊處,為靜妙離。彼既思惟第四靜慮為粗苦障,亦復思惟空無邊處為靜妙離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相續思惟空無邊處。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相續思惟空無邊處故;未能住心,入空無邊處解脫定。為攝散動馳流心故;專繫念思惟空無邊處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入空無邊處解脫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是空無邊處。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如是空無邊處,無二無轉,便能證入空無邊處解脫定。第四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四。解脫者:謂此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識,皆名解脫。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一)止持戒與作持戒。(一)制止身口之惡,不殺不盜之戒法,稱為止持戒。(二)積極奉行作善者,稱為作持戒。[四分律刪...(雜名)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此五人自過去世以來俱為同倫,故曰俱倫。案五俱倫或作五拘鄰,拘鄰者,五比丘第一阿...【遍計所執相與依他起相差別】 p1126 成唯識論八卷十七頁云:遍計所執、其相云何?與依他起、復有何別?有義、三界...(598~649)唐高祖第二子,名世民。武德九年(626)即位。貞觀二年(628)直搗梁都,統一全國。在政治上銳意圖治,...天台立四教,藏通二教是界內教,別圓二教是界外教。...梵語 nagara,巴利語同。印度都市之成立,較遲於吠陀成立之時代。在最古之佛典經集(巴 Sutta-nipāta)第四一四偈...(經名)一卷,後漢安玄,嚴佛調共譯。說斷生死應念十二因緣。...梵語 catur-veda。又作四韋陀、四圍陀。為古印度傳統之正統思想,亦為婆羅門教之根本聖典。吠陀,又作皮陀、韋陀、...子題:澡罐 行事鈔·受戒緣集篇:「僧祇雲,受戒已,要畜漉水袋,應法澡罐等,如隨相中。」資持記釋云:「應法澡罐...(術語)法性清淨,本離煩惱之漏垢,故云無漏。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無漏法性之妙身。...【彈多抳瑟搋】 彈多,此雲齒;搋,此雲木。謂齒木也。長者十二指,短者六指,多用竭陀羅木。此方無故,多用楊...(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蘭(lan)帝(di) 頞(e)藍(lan)謎(mi) 室(shi...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兩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後僅相差兩年,卻因有無三寶的加持及阿彌陀佛的慈光照攝而境遇迥然不同。...道信禪師十四歲就出家了,他一見到三祖僧璨禪師便說:但願大師慈悲,能教我解脫的法門。 三祖就問他:是誰把你綁起...
這個地方我們講到業果的輕重,最後我們把業果的道理作一個總結,總共有五段。 第一個,總相。 平等流類,絲毫不爽。...
沒有聽經聞法,不懂分別善惡,不知取舍對錯,不能自我反省。 龍樹菩薩說,就像一個人到了黑暗的房間,那裡有很多珍...
如何淨心寡慾?多念聖號。剛才不是提到要至心?你不念,如何達到至心呢?我們由不至心而達到至心,一定會達到至心的...一個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為法忍和生忍。生忍就是對一切有情眾生對不起我們、誹謗我們、打罵我們的都能忍。...
我今年31歲,學佛快3年了,學佛的這幾年,自己的感悟特別多,轉變也非常大。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希望給年輕人...
當你的懈怠放逸佔了上風的時候,他的整個身心狀態,這種道氣、道力都體現不出來。那一般的居士,他這種懈怠放逸就更...
空無邊處解脫
【法相辭典】
【空無邊處解脫】 p0790 如八解脫中說。
上篇:空能除遣十相 | 下篇:空境有六種愚 |
(一)教化之主。即指釋尊。與「能化」、「教主」為同義語。菩薩戒義疏卷上(大四○·五七○下):「一標化主,大聖釋...
二種戒
五俱倫
遍計所執相與依他起相差別
唐太宗
界外教
都市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
四吠陀
應法澡罐
無漏法性
彈多抳瑟搋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推薦】相同的肺病,不同的境遇
有誰綁著你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聽聞佛法最重要是改變觀念

當你念久了,散亂心自然就沒有了
法忍和生忍

遇佛法知前非,痛悔過獲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