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九卷十一頁云:問:著與縛何差別?答:名即差別。復次義亦有別。著謂堅著;是難洗除義。縛謂纏縛;是難解脫義。復次著者:是相應縛。縛者:是所緣縛。謂七慢類、具二縛故;於彼眾生,能著能縛。復次著、謂著其心,縛、謂縛其身。是謂縛著二義差別。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對於習氣之稱。正現起之煩惱正體曰正使。其煩惱之餘習曰習氣。阿羅漢雖斷正使,而習氣不能亡也。觀經玄義分...【方】 p0375 瑜伽五十六卷三頁云:問:依何分位,建立方?此復幾種?答:依所攝受諸色分位,建立方。此復三種。謂...(一)梵語 pravista。又作悟入、得入、證悟。即以正智如實證得真理。此有分、滿二種之別,二乘之極果,及初地以上乃...(譬喻)譬仁王經於護國之寶珠也。仁王經受持品曰:得般若波羅蜜是諸佛菩薩一切眾生心識之神本也。(中略)亦名如意...【煩惱過患】 p1192 瑜伽八卷七頁云:煩惱過患者:當知諸煩惱有無量過患。謂煩惱起時,先惱亂其心。次於所緣,發起...(人名)筠州洞山悟本大師,名良价,姓俞氏,幼從五泄山默禪師出家,後,遍參諸師得法於雲岩晟師。唐大中年中唱道於...天台宗之判教學說。謂佛陀教化眾生之教法內容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等四種,與化儀四教併稱為天台八教。分言之,...宋代開封人。字敏仲。宋徽宗時為禮部侍郎,崇尚新法,唯與宰相蔡京不合,遂出知成都府,後復被貶為別駕。其居京師時...(雜語)荼毗之後,收拾化骨也。敕修清規亡僧入塔曰:荼毗後執事人,鄉曲法眷,同收骨,以綿裡,袱包涵貯,封定,迎...(術語)真言之修法,初行結界之法,修法竟,而行解界法,次作撥遣本尊之法。秘藏記鈔六曰:結界者,攝法界歸於一處...為「真果」之對稱。指圓教之五品弟子五十二位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位等四十一位;此四十一位相對於真果...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教觀綱宗(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觀。改作書冊題名)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寧戚是春秋初期的衛國人,因無處施展才華而決定去投奔齊桓公。由於窮苦貧困,便扮成遊走的商人,趕著牛車來到了齊國...
昔時,世尊離開舍衛國,與五百比丘僧游化人間,到羅閱城迦蘭陀竹園(又譯竹林精舍)。頻毗娑羅王聽說世尊來到迦蘭陀...
1、父母養育之恩。十月懷胎,冒險分娩,精心餵養,嘔心瀝血,養育成人,望子成龍,極盡財力精力。兒行千里母擔憂,...問: 皈依後進寺院必須要禮拜每一位佛嗎?若沒拜是否也要負因果? 理淨法師答: 皈依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也是佛教...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也可能會帶給我們或多或少的困擾。有福報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臨泉縣黃嶺鎮侉子營村人。二〇一八年六月十七日凌晨三時六分,老人蒙阿彌...
凡夫眾生從初發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概括地來說,要經歷五大階段,也就是唯識五位的劃分: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
問: 道教與佛教我都很歡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直很迷惑,在誦經時,時常兩個同誦,已成習慣,不知可否,請...
著縛差別
【法相辭典】
【著縛差別】 p1253
上篇:愚有三相 | 下篇:新受 |
明代僧。生卒年、籍貫、俗姓均不詳。住於天台山慈雲寺。博學多聞,尤善文筆,偏好史乘傳記之學。曾於萬曆二十八年(...
正使
方
證入
護國珠
煩惱過患
洞山
化法四教
王古
收骨
解界法
真因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教觀綱宗

記人之長,忘人之短

雞頭梵志得度本緣

人生相報十大恩
進寺院沒拜佛是否要負因果
聖嚴法師:智慧與福報

【推薦】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推薦】如何快速有效的積累功德資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