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頁云:又於諸處門,常流注故;名為儞伽。常能害故;亦名儞伽。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法威勇】 p0758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六頁云:由世俗諦理所得隨念,名法威勇。...劫初,梵天王得七十二字來化世間,世間皆不信,故吞七十字,唯留二字於口之左右,即阿與漚。外道之書,以此二字安於...(術語)又曰四乘家。大乘有三乘家與一乘家之異義,如三論法相為三乘家,其說謂佛之教法,終始不超三乘,但法華已前...(雜語)間隔斷絕之意。又名有間斷或曰有間。對於無間而言。即不相續而中間斷絕也。成唯識論四所謂無心定,熟眠,悶...【缽吒】 唐言縵條,即是一幅[疊*毛](音[月*(蝶-蟲)]),無田相者,三衣俱通縵也。佛法至此一百八十七年,出家...即「鬼集林」之意。系薄福之鬼神所聚集之林藪。彼等鬼神以熏習之故,遂使其所聚之林藪放出諸種鄙穢怖畏之惡香。 p4...凡十卷。明代郭子章撰。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匯刊第一輯。阿育王寺位於浙江鄞縣阿育王山,寺中有一舍利塔,塔內藏置舍利...於授戒會之時,為訂定戒脈之順序,令戒子們依序排列整齊,稱為順列。又於直壇寮有列記諸戒子姓名之帳簿,作為齋食時...(故事)鳩摩羅什卒於長安。姚興於逍遙園,依外國法,以火焚尸。薪滅形碎。惟舌不爛。見晉書。...梵語 ātma-grāha。又作人執、生執。執著實我之意。蓋眾生之體,原為五蘊之假和合,若妄執具有主宰作用之實體個我...(雜名)壇場為半月形者。見諸部要目。...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皈命禮。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痛苦和快樂,兩者都放下。快樂的欲求從一...問: 弟子吃全素已經好幾年了,但還是喜歡肉的味道,有時還流口水,如何才能突破這層障礙?又弟子身體很差,很消瘦...
《地藏經》又給我們一個啟示:地藏王菩薩每日清晨隨順人間,他就入恆河沙定。這個定包括好多定,恆河沙有多少沙子,...
禪宗有一個公案,我們把這公案跟這個比較一下: 有一個老和尚,他在房間參禪,老和尚是住在寺廟一個閉關的地方。老...
佛教裡有一句大家都聽慣了的話:人身難得。到底難得到什麼程度呢?《法華經》裡就說了一個譬喻:盲龜值木,就是說,...舍衛城內的大長者家,近來喜氣洋洋,好事連連:長者的商隊入海采寶滿載而歸;國王封賜土地;夫妻喜獲麟兒;而且恰逢...
又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定則時來必受,非祈禱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將推而極之,則義深數廣,不可詳究。故略而言...
然此三人,修行證果,雖則不同,而同斷見思,同出三界,同證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 在《阿含經》的三乘人...
儞伽
【法相辭典】
【儞伽】 p1390
上篇:軟品世間律儀 | 下篇:聲明處 |
又作意識、意根。凡個體之內心能生起一切思想者,稱為意地。可略分下列二說:(一)指第六識(意識),可全面支配個體...
法威勇
七十二字
四車家
間斷
缽吒
班多伽耶娑叉提鄔林
明州阿育王山誌
順列
舌不爛
我執
風輪壇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藏經】梵網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修行不是為了得到,而是為了放下
吃素後身體消瘦,是否能吃點葷的

你能夠持他的聖號就已經得救了

你想什麼,就和什麼感應

人身到底「難得」到什麼程度呢
說話的藝術

世間人為什麼懷疑善惡因果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