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正因佛性。謂一切眾生皆具此性,但背覺合塵,常為煩惱之所覆障。若順性而修,則能超脫生死,悟入涅槃,與佛所證,無二無別。[北本涅槃經卷十、卷三十六、新華嚴經卷五十一、華嚴五教章卷二] p4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Tegh Bahadur, 1621~1675)印度錫克教第九代祖師。原名蒂格馬爾(Tyag Mal),因於反對蒙兀兒王朝之戰鬥中屢建奇...亦名:與未受具同誦戒緣起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曠野城,六群丘與諸長者講堂誦經,語聲高大,亂坐禪者。比...一是唯一,實是實相,唯一而真實的相,叫做一實,也就是真如的意思。...(術語)授受戒之道場。同於戒壇。但戒壇者,自地而立,戒場僅限平地耳,釋氏要覽上曰:今言壇場非一也。壇則出地立...【無見無對色】 p1070 瑜伽六十五卷十頁云:復次卽由五相,應知建立無見無對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因緣故。二、...【尋思行補特伽羅相】 p1179 瑜伽二十六卷十頁云:問:尋思行補特伽羅、應知何相?答:尋思行補特伽羅、於諸微劣所...因明用語。印度新因明論師商羯羅主總括因明之正理為八種義門,此八義門又可總別為兩種利益。八門又稱八義,即:能立...(一)八種正直之言,言不見為不見、言不聞為不聞、言不覺為不覺、言不知為不知,或言所見為實見、言所聞為實聞、言所...(人名)Saṁgha-pāla,譯曰眾養。扶南國僧,來齊都,住於正觀寺,為求那跋陀羅之弟子。梁天監五年,敕召於楊都,...【六識容與三受相應】 p0312 成唯識論五卷十四頁云:此六轉識,易脫不定,故皆容與三受相應。皆領順違非二相故。領...義淨,俗姓張,名文明,唐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地區)山莊人。十四歲出家,即仰慕法顯、玄奘西行求法的高風。及從慧智禪...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我們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們的內心狀態是跟著感覺走,你的心跟環境接觸的時候,你想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完全是活在直...一日,鄰近舍衛城的村莊中,有位婦人抱著孩子、拿著水瓶,準備到井邊汲水。當時離井不遠處,正坐著一位容貌端正的男...在我們大乘佛法的生命觀,《華嚴經》講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句話簡單的解釋就是說,我們的生命現象,其實是...你的生命面臨著兩個抉擇: 第一個,你把你今生布施、持戒的善業全部會歸到娑婆世界。 那麼你身為一個資糧位的菩薩,...佛教把整個生命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外境,一個是內心。 一、外境是沒有錯的,因為外境在《唯識學》叫唯識所現,外境...有人說,人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選擇組成。的確,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做選擇,早上起來我們選擇穿哪一件衣服出門,我們要...我在法鼓山的禪修營中,經常強調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但自我成長之後則要自我消融,人格的昇華,便為清淨心的完成。...一個窮苦學生,為了支付學費,挨家挨戶的推銷貨品。到了晚上,他發現自己的肚子很餓,而口袋裡卻沒有一點進帳。他下...
一性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一往再往 | 下篇:一念一時遍至佛會利益群生莊嚴 |
亦名:比丘愛銅缽事 子題:比丘念著銅缽死作餓鬼 行事鈔·瞻病送終篇:「(病比丘)必須別處安置故。五百問雲,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