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用語。飽食一度即可忘卻昔時千百次之飢餓感受;叢林中用以比喻曾一度入於自由自在之解脫境界者,則必不再執迷於此一紛紛塵勞之世間。趙州錄卷下(卍續一一八·一六七下):「日昳未,者回不踐光陰地,曾聞一飽忘百饑,今日老僧身便是。」 p7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對於總業之語。眾生殊別之業因也,隨而眾生感各異之果。...登上菩薩十地之位。要達到登地,須經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梵名Vikīranosnīsa。又作除業、摧碎、舍煩惱。此尊能斷除一切業障煩惱,能滅盡眾生之一切惡業。為五佛頂之一,八...(術語)Āriṇya,寺院之總名。是比丘之住處。又作阿蘭那,阿蘭攘,阿蘭若迦,阿練若,阿爛拏,阿練茹,曷剌 等。...(名數)一、念念無常,一切有為之法,念念生滅而不停住也。二、相續無常,若干期限中相續之法終必壞滅也。如人命之...位於江蘇吳縣西南。又作南峰山、報恩山、觀音山。硎,謂平石。以此山多平石,且因晉代高僧支遁隱憩於此,故稱支硎山...【轉八識得四智】 p1409 無性釋九卷十四頁云:由轉阿賴耶識等八事識蘊,得大圓鏡智等四種妙智。如數次第,或隨所應...巴利名 Patthāna-ppakarana。原稱發趣大論(巴 Patthāna-mahāpakarana),或單作叉(巴 Patthāna)。本論詳述...(術語)誓願與修行也。此二者相待而成事,缺一不可也。大智度論七曰:莊嚴佛國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純陀】 舊云:本名純陀。後大眾稱德,號為妙義。補註云:不應名德兩分,純陀是西音,妙義乃此語。...即理佛性、行佛性。(一)法相宗論眾生之佛性,以其所依之體,乃不生不滅法性之妙理,故稱理佛性。(二)各人第八阿賴耶...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離世間證菩提,怎見如來金色身? 這是說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吃喝拉撒睡都...淨土一宗,法門深廣,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願、實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布施。獲福無量。更能迴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釋梵轉...「和」是一個極富正能量的字眼。有關「和」的詞彙非常多,也非常好,如: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心平氣和,謙敬祥和...慈,就是犧牲自己而施與他人之安樂;悲,就是同情他人而急欲救其痛苦。《大乘義章》曰愛憐曰慈,愴惻曰悲,又曰慈能...剃度出家在年齡上有何要求?一般說來,我國當前對於出家為僧在年齡上有所限制,小於七歲或大於六十歲,不宜出家為僧...三個法師在一破廟裡相遇,對那座廟的破敗他們很感慨。 第一個說:必是法師不虔誠,所以菩薩不靈。 第二個說:必是法...作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對於子女,應當善盡撫養的教育之責;子女對於父母應該孝順忠實,不得浪費父母的財...
一飽忘百饑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一遍上人繪傳 | 下篇:一團心識 |
(一)全一卷。又作破相論。傳系梁代菩提達摩撰,亦有唐代神秀撰之說。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內容說觀心之法;以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