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合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大吉祥天及六十九天而為七十二天。六十九天即:四臂之不動、四大明王、十二天、北斗七星、十二宮神、五星、二十八宿。[諸尊要鈔] p8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Upāsikā,舊稱優波夷,優婆斯。新稱鄔婆斯迦,鄔波斯迦,優波賜迦,優婆私柯。譯曰清淨女,清信女,近善...(人名)Dhanagupṭa,兒童名。譯曰寶護。見阿育王經八。...即無漏因與無漏果。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二載,即:(一)無漏因,指二乘之人,由修戒、定、慧之因,能斷三界生死之苦...梵語 trīniku?ala-mūlāni,巴利語 tīni kusala-mūlāni。指對治三不善根之三種心所。即:(一)無貪善根(梵 a-...【無雜染心聽聞正法】 p1090 瑜伽三十八卷十五頁云:云何菩薩無雜染心聽聞正法?謂聽法時,其心遠離貢高雜染;其心...真言宗雖由釋論一往立十識,其實立無量之心識也。其故,真言立心即智,智即佛,則以佛有無量,故心識亦無量也。因而...又稱四種輪王。指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長阿含經卷十八轉輪聖王品、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經」皆有轉輪聖王...為避除盜難而修之秘法,為日本真言宗所重。據闢除賊害咒經載,有鬼神王默利陰利居於北方健陀摩訶術山,王有四姊妹,...(術語)小乘二十部中之薩婆多部也。此部以發智六足等諸阿毗曇論最具足,故稱毗曇宗。立我為無而法為有者也。俱舍宗...(術語)又作底沙。譯曰說,說法度人。探玄記五曰:提舍,此雲說。謂常說法也。亦云光也。慧苑音義上曰:提舍,正雲...凡十卷。後秦僧肇撰。全稱維摩詰所說經註。又作注維摩、注維摩、注維摩經、淨名集解。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鳩摩羅...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
常言道好言一聲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這個說好話說壞話,對別人都是有影響的。所以我們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非常重...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來世間,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盡量發揮自己的優點,為人群服務,才能展現生命的妙用。 戰國...
阿賴耶識熏習道理,當知亦爾。 阿賴耶識身為我們生命的根源,或者說是一個總倉庫,它之所以累積那麼多功能,都是我...
這個意根,我們從小到大可能都沒有把它認真地對待過,有時候我們都對它無可奈何,它非常狡猾,非常有能耐,就像孫悟...
有些人通過殺生、欺詐等途徑得到錢財,這些錢財在獲得時好像很豐厚,但最終不會積累下來,很快就會以各種因緣耗盡。...
經典云:犯一個突吉羅小罪,如四天王的壽命五百歲的時間墮地獄中。 突吉羅的小罪,尚且獲得此種果報,何況是犯重罪...
常說態度比能力重要,擁有正確的心態與個性,是成功的關鍵。但是,人們往往忘記了這點,特別是面對困境時。以下是《...一、一句佛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來自《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從...
七十二天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七十七智 | 下篇:七十二字 |
【有燒惱】 p0541 瑜伽五卷三頁云:有燒惱者:謂由此樂,性不真實,如疥癩病,虛妄顛倒所依處故。愁嘆憂苦種種...
優婆夷
陀那笈多
二種無漏因果
三善根
無雜染心聽聞正法
無量識
四輪王
咒賊經法
毗曇宗
提舍
注維摩詰經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學佛的人先從控制情緒開始
了解自己的優點

環境對阿賴耶識也是一個重要的主導因素

念佛怎樣攝住意根

學佛後如何發家致富和避免損財

觀身罪重故,不敢不生淨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