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七高山之一。為日本天台宗山門派大本山。北銜比良山,南接滋賀山,屬近江國滋賀郡,跨山城、近江二國。又作日枝山、日吉山、稗睿山。略稱北嶺、睿山。摹仿我國浙江天台山及山北四明山,別稱天台山,最高峰別稱四明岳。延曆七年(788)最澄大師始創一乘止觀院,奉藥師如來為本尊。嵯峨天皇時,賜號「延曆寺」。最澄之後,義真、圓仁、圓珍等諸師輩出,大闡天台宗風。至圓仁之法系良源任第十八世座主時,宗風益盛,與圓珍門派之餘慶對立,餘慶等退於三井園城寺,而有山門、寺門之徹底分裂。良源門下源信、覺運二師,亦各樹一方之法幢。蓋自平安朝以後,比叡山即與高野山並為日本佛教之兩大叢林。元龜二年(1571),因門下協助朝倉義景反抗織田信長,寺宇被焚。天正年中(1573~1592)得全宗、詮舜與豐臣秀吉之外護,堂塔再興,並獲德川幕府歸依,遂漸復舊觀。
全山分為三塔十六溪,自古來往僧侶頗眾,據載,嘉平年中,全山之僧侶有三千多人;寬正年間,僧兵多達二萬餘人。其坊舍於最盛時,號稱三千坊,為圓、密、戒、禪並重,而淨土思想特為發達之綜合道場。此外,比叡山自古禁止女眾登山。近時於各登山口道設有電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而逐漸變成遊覽地區。(參閱「延曆寺」2882) p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