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菩薩地持經卷一舉出發苦提心之四種增上緣。即:(一)見聞為增上緣,增上,即增進之意。謂世人或見或聞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之事,而知此乃佛菩薩功行具足,方能變化無窮,以此見聞為增上緣,故樂求佛智而發菩提心。(二)聞法為增上緣,謂世人雖未見聞諸佛菩薩之神通變化,然聞說佛法,讚歎菩提及大乘法,心生歡喜信樂,以此聞法為增上緣,故樂求佛智而發菩提心。(三)護法為增上緣,謂世人雖不聞佛法,然見正法欲滅之相,而悲念眾生造諸惡業當遭大苦,遂修菩薩道,護持正法,為眾生滅無量苦,以此護法為增上緣,故樂求佛智而發菩提心。(四)發心為增上緣,謂世人雖不見法滅之相,然見惡世眾生為煩惱所障蔽,不能出離生死,遂發願志求無上菩提,且亦令眾生髮此心願,以此發心為增上緣,故樂求佛智而發菩提心。 p1834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如來功德六相】 p0579 瑜伽七十四卷十二頁云:復次由六種相,當知略攝如來功德。一、圓滿,二、無垢,三、不...「疏所緣緣」之對稱。唯識宗將四緣中之所緣緣分為親、疏二種。與能緣之體不相離,而為見分(能認識客觀之主體)等內...即將貪、瞋、癡、慢、疑、見等六隨眠中之貪隨眠分為欲貪、有貪二種,合為七隨眠。又稱七使。隨眠者,根本煩惱之異稱...(術語)指華嚴經。頓為頓教,大為大乘教也。如般若經雖為大乘教,而為對於漸入之機說於小乘教之後者,則是漸教之大...據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九之記載,即指:(一)隨所欲纏現行,指在家之人未離諸欲,而於所欲之境,起種種纏縛之業,相續不...位於日本京都市。屬臨濟宗。為妙心寺派教學財團所經營之宗立大學。創於明治四年(1871),修業年限六年,後二年為高...【輪迴】 輪迴梵語 Samsara、音譯僧娑洛,義譯為輪迴,亦譯為生死,亦譯作轉回轉生,或生死相續。謂眾生依惑業之因...(一)本覺靈妙之心性。即覺證本具之真心(佛性)。圓覺經(大一七·九一四上):「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增】 p1312 瑜伽十三卷四頁云:云何為增?謂所得定,轉復增長。 二解 瑜伽十三卷十八頁云:云何增?謂有二種。一...又作燉煌菩薩。(一)梵名 Dharmaraksa。音譯曇摩羅剎、曇摩羅察。原為月支人,以世居敦煌,故姓支。八歲出家,師事外...【所取】 p0733 瑜伽八十九卷十一頁云:問:何所取?答:欲、見、戒禁、我語、是所取。 二解 雜集論三卷十...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問: 《壇經》中說: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 《壇經》是六祖慧能的開示,由門人所記錄...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哪些行為又屬於取財的非道呢?《善生經》記錄說:居士子!求財物者當知有六非道,云何為六...在禪修的功夫中,呼吸是一個關鍵,無論修哪一個法門,調好呼吸是基礎。在整個修行的法門當中,從禪定來說有次第禪,...第一是嚴守戒律,讓自己外在的行為和內在的心念都清淨,因為佛與眾生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佛是清淨,而眾生不清淨。...問: 佛弟子對於惡勢力、惡現象、壞人壞事應該是嫉惡如仇、勇於鬥爭還是兼容並包、尊重他人?譬如,社會上的黃、賭...1、《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 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五處所所不應游。屠兒、淫女、酒肆 、國王、旃...從前在印度,有一個生性非常慳吝的人,不要說叫他布施,就是叫他開口說出布施這兩個字,他都覺得非常困難,因為在他...我們一切痛苦的根源就來自於身見。佛陀慈悲,為什麼要講二十二年的般若系經典?要我們知道諸法的空性,知道這個我是...
四緣發菩提心
【佛光大辭典】
上篇:四緣 | 下篇:四論 |
(菩薩)在胎藏界釋迦院與無能勝明王相向。密號曰長生金剛。其三昧與無能勝明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