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雜色之摩尼珠(梵 mani)。巧色,即雜色之意。摩尼原具普雨寶財之功能,有令世人充滿希望之德;故藉此比喻佛之萬德能滿足法界一切眾生之各種希求願望。[大日經疏卷九] p189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梵語 krtāvī-bhūmi。又作所作辨地、已作地、已辦地。即天台宗所說三乘共位之第七地。三乘之行者,斷盡色界、無色...(一)梵語 ?ajkara。又作賞迦羅。意譯骨鎖。乃古代印度外道祭祀所供之骨鎖。此外,亦指商羯羅天,即為骨鎖天,乃大自...梵名 āmrātaka-vana,巴利名 Ambāla-vana, Ambātaka-vana。乃古印度一林地。庵羅樹為芒果樹之一種,林內因此種...【四種思議】 p0431 瑜伽六十五卷一頁云:謂若略說,有四種思議:一、事思議,二、有非有思議,三、因果思議,四、...(術語)佛陀之尊稱也。佛以諸功德為莊嚴,故云寶王。楞嚴經三曰: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往生論註上曰:...(一)涅槃之妙體,離一切生滅,謂之樂;此妙樂為菩提所得之果,故稱樂果。觀經玄義分(大三七·二四六上):「開示長...【提婆菩薩與羅漢論義處】 p1187 西域記十卷二十頁云:城西不遠有故伽藍,提婆菩薩與羅漢論議之處。初提婆菩薩、聞...(人名)聚落主名。譯曰求得。南山戒疏二上曰:須提那者,多雲聚落主名也。此雲求得。其子耶舍,此翻為明,如僧祇釋...【異生離欲無有見道】 p1117 瑜伽五十八卷十六頁云:若諸異生、離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無有見道。彼於欲界...指眾生因造惡而於現在、未來所受之果報。痛,指現在之惡報;燒,指未來之惡果。安樂集卷下(大四七·一八中):「諸...(菩薩)文殊菩薩童形之稱也。文殊大聖為釋迦九代之祖師。在現在北方之世界,雖現為歡喜藏摩尼寶積佛,而現童子之形...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
春回大地,百花競秀,萬物復甦,欣欣向榮;喜逢新春佳節,人人相見,互相祝頌,美言妙語,無限祝福。祝福之詞,娓娓...問:這句話是不是叫我們不要執著,但也不要因無所執著而冷漠消極,應該提起智慧心、慈悲心、菩提心? 師:一進農禪...
印光大師說:我們菩薩六波羅蜜,其實只有四個法門,就是布施、持戒、禪定、智慧,這個忍辱跟精進不是法門,它是一種...有兩個貧苦的樵夫靠上山撿柴餬口,有一天,他們在山裡發現兩大包棉花,兩人喜出望外,棉花輕且貴,當下倆人各背了一...
什麼叫做十二因緣呢?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
我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日子過得比較艱難,這個經歷在我心中種下一個執念:人生在世,錢最重要。活著就是為了掙...有一頭牛在田裡犁地,好多年了。每每它抬頭的時候,看見旁邊山上的一群羊,自由自在地吃草,心裡就很難過:我為什麼...
一天我們這個昏煩惱亂的事非常多,這都是由貪慾而起的。經過佛說法了之後,聞了正法了之後,大家經過佛的教導,知道...
巧色摩尼
【佛光大辭典】
上篇:巧安止觀 | 下篇:巧妙智 |
(術語)慧現觀諦理也。於見道十六心之位觀上下八諦之理,謂之聖諦現觀。此有二種,如小乘有部以十六心見道故,為漸...
已辨地
商羯羅
庵羅林
四種思議
寶王
樂果
提婆菩薩與羅漢論義處
須提那
異生離欲無有見道
痛燒眾生
妙德童真菩薩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解深密經

良言一句三冬暖
聖嚴法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順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
放掉無謂的固執

十二因緣--輪迴中的連環鉤鎖

艱難的回歸路
改命需先認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