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ologie)綜合對於印度文化中之文學、藝術、歷史、哲學、語言、考古學、宗教等之研究,統稱為印度學。與「漢學」等同為東方學之一部門。西歐各國對印度文化之探索,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其後,亦有傳教士為傳教方便而研究印度文化。然採取客觀態度,且較有系統之研究,則在十八世紀之後。時英國為鞏固其殖民地之統治權,遂有計劃地研究印度文化。此後,各國哲學家、考古學家、語言學者、歷史學者等,亦不斷從事印度學之研究,並且成績斐然。
在語言學及佛教研究方面,英國、德國、法國、俄國、印度、荷蘭、丹麥、美國、日本等地,出現甚多著名之梵語、巴利語學者,且發展出一門特殊的比較語言學,而藉此比較語言學之研究成果,更推進了佛教研究。十八世紀末,英國學者荷吉森(B.H. Hodgson)、鐘士(Jones, William)、柯爾布魯克(Colebrooke, Henry Thomas)等,首先將梵語原典以英語翻譯出版。荷吉森搜集甚多梵語佛典,並加以翻譯、研究,導致西歐諸國之佛教研究盛行。鐘士於加爾各答創設亞細亞協會,並於一八七八年演講中指出梵語和希臘語、拉丁語有頗多類似之處,因此造成英、德、法國及歐洲各地研究梵語之風潮。柯爾布魯克亦著論場(Miscellaneous Essays)三卷。大衛斯(Rhys Davids)於倫敦設立巴利語聖典協會,將巴利三藏以羅馬字刊行,並出版巴利語英語辭典。此外,亦有將巴利三藏譯為英、法、德、俄文本刊行者。
德國柏林大學教授韋伯(Weber, Albrecht Friedrich)編集之印度研究(Indische Studien)十八卷,成為研究耆那教之先驅。格拉斯納普(Helmuth von Glasenapp)及蘇伯林(Walther Schubring)等人繼之推展研究。英籍德國學穆勒(Myller, Friedrich Max)註釋梨俱吠陀原典,開創了比較宗教學;並監修編譯東方聖典(Sacred Books of the East)五十一卷。佛學研究著名學者奧登柏格(Oldenberg Hermann)大量整理出版巴利文經典,並與赫列布南特(Hillebrandt, Alfred)等人共同推進吠陀之研究。
法國之語言學者布諾夫(Burnouf, Eugène)對於梵語佛教原典之研究,貢獻頗鉅,著有印度佛教史序說(Introduction à l''''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並與德國學者拉森(Lassen, Christian)共著巴利語論(Essai sur le Pali),此外又與布特寧格(Böhtlingk, Otto Von)共同完成龐大的梵語辭典。佛教學者斯納爾(Senart, Émile Charles Marie)精通梵語、巴利語,校訂出版「大事」(梵 Mahāvastu)三卷,著有佛陀傳論(Essai sur la légendedu Buddha),及諸多論文,對阿育王碑文之研究提供莫大助力。萊維(Lévi, Sylvain)致力於漢譯佛典、梵、藏原典之比較研究,與日本高楠順次郎共同監修佛教辭典「法寶義林」(Hobogirin),另有諸多著作。圖吉(Guiseppe Tucci)著印度與西藏(Indo-Tibetica IV)一書,為研究大乘圖像之重要文獻。
蘇俄佛教學者斯徹巴斯基(Theodor Stcherbatsky)精通梵、藏及歐洲十餘種語言,尤其精通佛教因明,著有佛教之涅槃概念(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ana)、佛教論理(Buddhist Logic)等。此外,印度佛教之研究不限於印度語,並及於漢譯及西藏語佛典,印度學者乾德拉達斯(Sarat Chandra Das)著有藏英辭典(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另有巴達卡(R. G. Bhandarkar)及薩斯特立(Haraprasāda Sāstrī)亦精研印度學。在荷蘭,有佛教梵語學者克恩(Hendrik kern),丹麥有豪斯貝爾(Michael Viggo Fausb|oll),美國則有慧特尼(William Collins Whitney; 1841~1904)、霍金斯(Edward Washburn Hopkins)。日本方面,南條文雄著大明三藏聖教目錄,高楠順次郎著佛教哲學精義(The Essentials of Buddhist Philosophy),另有宮本正尊、宇井伯壽、中村元等,皆致力於印度學及佛學之推進。
十九世紀末,中亞細亞之探險,開拓了印度學之新領域,俄、英、德、法、瑞典、日本等國學者,紛紛前往。如俄國奧登保(Ol''''denburg)、英國史坦因(M.A. Stein)、魯道夫霍諾爾(Rudolf Hoernle)、德國葛倫維德(Albert Grynwedel)、陸庫克(Von Le Coq)、法國伯希和(Paul Pelliot)、日本大谷光瑞、瑞典赫定(Sven Hedin)等,皆搜集大量佛教原典或抄本,分別以梵文、和闐文(Khotanese)、維吾兒文(Uigur)、西藏文及漢文等寫成。目前,諸多抄本大多收藏於各國圖書館、博物館。德國學者歐福瑞(Theodor Aufrecht)根據各地收藏之梵文抄本,著有梵語抄本文獻目錄(Catalogue of Sanskrit Manuscripts)。
在印度哲學研究方面,印度學者杜意聖(Deussen, Paul)著印度哲學概論(Outline of Indian philosophy)等。德國學者哥爾比(Rīchard Von Garbe),對於吠陀、印度正統六派哲學、佛教,造詣頗深,著有數論哲學(Die Sāvkhya Philosophie)、數論與瑜伽(Sāvkhya und Yoga)等。
在印度文學方面,著名者有印度學者賓菲(Theodor Benfey)及賀特(Johannes Hertel)。奧地利學者溫特爾尼玆(Moriz Winternitz)著印度文學史(History of India Literature),為重要之研究資料。
關於印度歷史,雷普森(Edward James Rapson)編著劍橋印度史六卷。威克拿格(Wilhelm Wackernagel)、布勒(Georg Byhler)等,共同出版 Grundriss Indo-Arischen Philologie und Altertumskunde 三十八卷,皆為重要著作。又印度碑銘學、美術、考古學方面,著名學者有普林西普(James Prinsep)、哈欽(J. Hackin)、馬許爾(John Marshal)等。
歷來關於印度學方面之叢書,有印度文庫(Bibliotheca Indica)、佛教文庫(Bibliotheca Buddhica),及 Trivandrum Sanskrit Series, Chowkhambā Skt. S.,Bombay Skt. and Prakrit S., Gaekwad''''s Oriental S., Anandasra Skt. Series,Harvard Oriental Series, Oriental Translation Fund, Mānikacandra Digambara Jaina Granthamālā,Sanātana-Jaina-Granthamālā 等。
印度學之研究雖僅歷時一世紀,已有卓著之成效,但尚待開拓之處依然不少。又於印度學中,有關佛學之研究中心,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已漸從歐洲移往印度、錫蘭、日本諸國,且成績斐然。如印度之泰戈爾(Tagore)於聖尼肯登(Sāntinikétan)所創設之 Vishwa-Bhārāti 大學,通稱國際大學,後改國立大學,盛行梵漢對照之研究。國立德裡大學設立佛學系。比哈省政府設立巴利佛學院,併發掘佛教遺跡,如印度考古局於案陀羅省(梵 Andhra)發掘龍樹城(梵 Nagarjunakonda)。阿拉哈巴大學古史系發掘憍賞彌(梵 Kausāmbi)遺址。錫蘭亦致力於重建佛教,達摩波羅(梵 Dharmapālā)於一八九一年創立摩訶菩提會(Maha Bodhi Society),並於世界各地設立分會。錫蘭大學文學院院長馬拉拉斯萊伽(G.P. Malalasekera)任主編,重刊巴利藏經。日本於百年以來即為國際佛學重鎮,除立正、駒澤、大谷、佛教、龍谷等二十餘所專門佛教大學外,一般公私立大學,如京都大學亦設立宗教研究室,東京大學設有印度哲學科,所研究之範圍,亦從傳統佛學而逐漸擴及印度學各科門。又緬甸、泰國、高棉、越南等國,對印度學之弘揚,亦不遺餘力。 p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