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菩薩修行階位中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五十位之人。因住此位者始覺智尚未圓滿,僅得分覺而非滿覺,故稱為有分無滿人。[釋摩訶衍論卷四] p242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中間色。縫製袈裟時要選用三種的壞色,即青之間色,黑之間色,和木蘭之間色。...又作三敬禮、三禮。乃禮拜佛、法、僧三寶之意。禮文種類甚多,如今寺院通行之佛門必備課誦本所載者原出於舊華嚴經卷...(術語)欲界煩惱之總稱曰欲貪。在凡夫之位欲界見修二惑九品中,斷前六品者。謂為倍離欲貪,倍於斷分離欲貪三品,故...(名數)天台差別華嚴經為四種:一前分華嚴,又曰初頓華嚴,寂場華嚴,三七日華嚴。謂成道後三七日之說法八會中之前...(雜名)各宗開宗根本之書曰本書。如天台之三大部本末合六十卷,謂之本書。...楞伽經云三智: 一、世間智 謂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於一切法,種種分別,執著有無,而不能出離世間,...(術語)論場之語。法華講等時,問者對於講師,初所問者曰業義。次所問者曰副義。...(書名)大方廣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之略稱。出於四十華嚴經卷第四十。說普賢菩薩之十大願者。...【憍醉】 p1331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頁云:言憍醉者:謂與三憍共相應故。...【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 p0634 瑜伽三十三卷十七頁云: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者:謂由此想,從童子位,迄至於今,...(術語)就戒律等事,於涅槃經廢以前之所說,謂之廢前教。如以前比丘許三淨肉,於涅槃經一切禁斷之。行事鈔下之二曰...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
若人靜坐須臾頃,勝造浮圖七寶塔, 寶塔究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要是有人能靜坐須臾頃一會兒,勝造浮圖七寶塔...
世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懸幡蓋,及燃油...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個叫愛地巴的人,每次生氣和人起爭執的時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問: 如何正確理解和實踐信願行?衹要有了信願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往生的條件是信願行三資糧,這...問: 法師您好!我是醫學專業的學生,讀研會涉及動物實驗的問題。請問,動物實驗所造的惡業與果報有哪一些?佛教如...有的時候,人的劣勢未必就是劣勢,可能反而成了優勢。 有一個10歲的小男孩,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學...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因為說話遭到過別人的白眼或讚歎的體驗。 同樣是一句話,不一樣的表情,不一樣...嫉恨,是心靈的腫瘤。嫉恨別人的人,往往是在容貌、學識、地位、財富等方面因與他人存在著一定差距而於內心滋生出的...
有分無滿人
【佛光大辭典】
上篇:有上士 | 下篇:有分禪 |
凡十二卷。宋代知禮撰述。又作金光明文句記、光明文句記。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本書隨文解釋智顗之金光明經文句。...
間色
三寶禮
倍離欲貪
四種華嚴經
本書
三智(三)
業義
行願品
憍醉
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
廢前教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一念淨心成正覺

怎樣為親人修福報呢
生氣了就繞著房子跑三圈
大安法師:有了信願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嗎
動物實驗所造的惡業與果報有哪一些
劣勢也可以變為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