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語。又作至非至相似過類、至不至難。印度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過類之第八。系以「因」(理由)至不至「宗」(命題)妄為難破對方之過誤。即立者(立論者)藉因來成立宗時,敵者(問難者)強加論難,謂若宗至因,則宗與因無差別,若不至宗,則宗與因無關,故因至不至均不能證成宗;此種兩面非難以為方便所造成之過失,即稱至不至相似過類。例如敵者欲破斥立者,謂立者之「聲是無常(宗),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因)」,其中,「勤勇」之因若至宗上,則宗與因無因果之差別,無差別則不成「能立」、「所立」,如池水入大海,二水相合無異;反之,若因不至宗,則亦不能成因,如火不至則不能燒,刀不至則不能斫,故如立「聲常,眼所見故」,此「眼所見故」之因與「聲常」之宗不合,不能至宗,而為似因所攝;如是,至與不至皆不能成立。此種不去論究「因三相」之欠缺與否,而專從至、不至兩方面來雙關征責對方之因,敵者自身已招此至不至相似之過。[如實論道理難品、因明正理門論本、因明論疏明燈抄卷六末、因明論疏瑞源記卷八](參閱「十四過類」415、「因明」2276) p253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譬喻)心能生善惡之苗,故曰心田。古尊宿錄曰:溈山曰:直得沒交涉,名運糞人,污你心田。...指虛妄分別之心。即雜染虛假,生滅轉變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惡業之妄識。大乘起信論所舉之四種薰習中,即有「妄心薰習...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加以集錄而成之傳記。亦有雜載於高僧傳、靈異記、佛教故事集者。此外尚有往生者之專集。唐即迦...【受用遍知果】 p0730 顯揚五卷三頁云:受用遍知果者:謂卽於所證法中解脫智,及廣為他開示演說分別。...指真實無二之理,即真如、法性;以其無二無別,離諸虛妄,故稱一實相。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六六下):「諸眾生妄...(一)指佛有十種不可思議法。乃出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七如來不思議品第四之一(大一一·七九五上):「爾時佛告舍利...囑託弘通該經之品名。通常置於經末,如文殊師利問經第十七品、維摩詰所說經第十四品,皆為囑累品。但法華經二十八品...(術語)觀世音菩薩五觀之一。以真實之智慧,觀實相之理也。法華經普門品曰: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凡四卷。全稱秘密三昧大教王經。宋代施護譯。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冊。內載金剛手菩薩、金剛界大曼拏羅、金剛降三世曼拏...謂用力壓榨沙土而沙中終不出油,比喻事物之不可得。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五(大一二·五一五中):「心亦如是,本無貪相...(雜名)遠法師,與晉朝諸賢修淨土業,結社白蓮。又與道安,雷次宗,劉遺民,共結西方齋社。...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實。然則修促共盡,小大同期,而金字絲編、緗...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更需要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有的人整天打坐,磕頭,撥...
「消災吉祥神咒」消災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經當中藏字,藏之字函《消災吉祥經》,來自於《消災吉祥經》,還有一部經是《...
華嚴宗祖庭華嚴寺 阿彌陀佛! 那我們現在在華嚴宗的祖庭華嚴寺,可能學習佛法,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教內有一句話...大家都想改變命運,不想改變命運的人恐怕很少,因為人生都是有缺憾的,都想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滿,周圍的環境更和諧...
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無所不住?生其心是生妄心,還是生真心、佛心?請開示。 大安...昔日佛在王舍國竹林精舍,廣受君民尊敬供養,因此引起其他外道的嫉妒。一日,外道為首的六師聚集徒眾共相商議:我們...
要把功夫用熟啊!歷境驗心,二六時中檢驗檢驗,用功有多少時間?不用功有多少時間?打妄想和用功的時間,比較比較哪...各位善知識,禪宗一法是心地法門,不可離開心地以外用功,所以六祖壇經云: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
至不至相似過類
【佛光大辭典】
上篇:自讚毀他 | 下篇:至元法寶勘同總錄 |
(術語)Karmadāna,梵語羯磨。譯曰事。陀那,譯曰授。以諸雜事指授於人之役是名授事。舊曰維那者,即此也。寄歸傳...
心田
妄心
往生傳
受用遍知果
一實相
十種不思議法
囑累品
智慧觀
秘密三昧經
壓沙油
西方齋社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

消災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宏海法師佛教祖庭朝聖參訪之行
改變命運的方法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應作何理解
佛度六師現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