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Kāna-deva。意譯作單眼提婆。又稱提婆(梵 Deva)、聖提婆(梵 ārya-deva)、聖天。傳法正宗記卷三載其為禪宗付法藏西天第十五祖。三世紀頃人,南天竺婆羅門出身。或謂執師子國人。博識淵覽、才辯絕倫。嘗挖鑿大自在天金像之眼,後復自挖取隻眼迴施大自在天,故名之。初謁龍樹,龍樹令弟子以滿缽水置於前,提婆即以一針投入水中,兩人欣然契合。出家為龍樹弟子,以智辯著稱,後遊歷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劍,調伏外道,度人百餘萬。後以構怨,為外教之徒所刺,遺偈:「諸法本空,無我我所;無有能害,亦無受者。」在寶林傳卷三、祖堂集卷一、景德傳燈錄卷二等,皆有記載其事蹟。著有百論二卷、廣百論本一卷等。[提婆菩薩傳、佛祖歷代通載卷五、付法藏因緣傳卷六、出三藏記集卷十二] p3961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指修往生淨土正雜二行之五種得失。又作五次相對。即親疏、近遠、無間有間、不迴向迴向、純雜等五種相對之得失。(一...增上緣者,謂任持增上故,引發增上故,俱有增上故,境界增上故,產生增上故,住持增上故,受用果增上故,世間清淨離...【五種現法損惱】 p0274 瑜伽一百卷四頁云:云何損惱遍知?謂有五種現法損惱,凡夫所趣,愚癡所趣,智者所離。雖實...【界品】 p0865 瑜伽三十一卷三頁云:又正尋思:於一合相界差別性不了知者,由界差別所合成身,發起高慢;便為...佛兩眉中間的白毫有光明,故稱光毫,為佛三十二相之一。...(雜語)Purusa,又作甫沙、補沙、晡沙。新作富盧沙,譯曰丈夫、士夫。玄應音義一曰:逋沙,又作補婁沙。或言富留沙...(術語)禺中者午前十時,巳時也。天台宗以之配於五時中之般若時。法華經科註曰:如日禺中時。...【遂求利行】 p1247 瑜伽四十三卷十六頁云:云何菩薩遂求利行?當知此行、略有八種。謂諸菩薩、見諸有情於應慚處,...(術語)諸法實相之理體,無垢清淨。故曰無漏。法華經序品曰:是德藏菩薩,於無漏實相,心已得通達。...(雜語)為給與也。禪門供給大眾粥飯等曰打給。打為支那俗語,一切事所觸皆曰打。...指名言、我執、有支三種。又作三種熏習、三熏習。由現行氣分熏習所成,稱為習氣。即:(一)名言習氣,乃依名言熏習所...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
一日,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假如有一位國王成就十種惡法,他所統理的國家必定盜賊四起、無法久...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每個月的第八日,四大天王會派遣其使者至人間巡視,觀察世人是否有孝...
《智論》裡面說,一種可能,或可螞蟻在自己的前面成佛。你現在不要看它是地上爬的螞蟻,螞蟻惡業盡的話,也許它的善...這類的情況完全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與生俱有的。這八種心障是由行者的思考方式產生的。有時候,我們會產生...
十方諸佛是在果地上圓滿了菩提心,我們業力凡夫是在煩惱、分別裡面有菩提心的那種體性,有時候又稱為如來藏。 有一...
一個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關係的。你一個志向太羸弱的人,你不可能有成就,不管你一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都沒有...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困難與挫折,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然而,在困難與挫折當中,有人灰心了、沮喪...佛陀遭外道奢彌跋譭謗,弟子們不解,為何至尊至貴的佛陀會遭遇如此惡事呢? 佛陀開示大眾:在過去久遠九十一劫前,...
迦那提婆
【佛光大辭典】
上篇:迦利窟院 | 下篇:迦裡陀莎 |
(術語)諸尊之咒有大咒小咒心咒三種。咒語最多者為大咒,大中之略為小咒,小咒之略為心咒。...
五種得失
增上緣
五種現法損惱
界品
光毫
逋沙
日禹中
遂求利行
無漏實相
打給
三種習氣
【大藏經】無量義經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成就十種正法之行
六齋日持戒清淨,獲利如佛

結了善緣,才能得蒙救度
八種錯誤的心障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