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比丘戒有殺生、偷盜、淫慾、妄語等四波羅夷罪;於密教則就佛性三昧耶戒,別立四種重禁。即:(一)不舍正法戒,如來之一切聖教皆當修行。(二)不舍離菩提心戒,菩提心為菩薩萬行之幢旗,若喪失之,則萬行亦無所依循。(三)不應慳吝法戒,諸勝法為大聖之遺財,若慳吝不與,則與盜三寶物同。(四)饒益行戒,於一切眾生不可作不饒益之行,應普攝一切眾生,為入道之因緣。大日經具緣品說此四波羅夷之偈,稱為三昧耶偈,同經學處品則稱為四種根本罪,大日經疏卷九稱為四波羅夷。又大日經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七中):「如前三世無障礙戒中,先令不舍三寶,又令不舍菩提之心。此即菩薩真四重禁也。」故以不舍三寶為三,與不退菩提心合稱為四波羅夷。若犯此四種戒,則失真言乘之命根,恰如斷頭首,斷除根本善業,則一切功德皆不生,種種修行遂不得其功。灌頂時,於三昧耶戒壇,由阿闍梨傳授此四重戒。(參閱「四重禁」1740) p448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十惡業之一,即偷拿或盜取人家的財物。...【悔】 p0948 成唯識論七卷一頁云:悔、謂惡作。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此卽於果、假立因名。先惡所作...(術語)雲時之心也。雲雨之時,人氣鬱翳,憂慮滋多,故常思慮苦樂而非心之晴者,名為雲時之心。六十心之一。大日經...(名數)一本覺,一切眾生之自性清淨心,本來離妄念,有照明之德,是名本覺。二相似覺,既覺知見思之惑而斷之,得類...指通達實相之理而破除諸相之智。維摩經卷中不二品(大一四·五五○下):「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術語)明義之便宜也。玄義一下曰:若從義便,應先明法,卻論其妙。下文云:我法妙難思,若從名便,應先妙次法。...(界名)三界之一,謂身體與宮殿國土物質的物,總為殊妙精好,故云色界。色界四禪有十八天。【又】十八界之一,青黃...指以日本語文翻譯或撰述之佛典叢書。凡二五五卷。大東出版社刊行。主要乃收集流通於印度、中國、日本之佛教經律論及...亦名:臥法 子題:睡時當須早起、臥當頭向佛、不向壁臥、不得眠至日出、臥相、夜二時、夜一時 行事鈔·主客相待篇:...【死後非斷】 p0619 大毗婆沙論二百卷十八頁云:問:云何應知死後非斷?尊者世友、作如是言:見今時心,多念相...俗講的名稱,始見於唐初,實即六朝以來的齋講,乃是應用轉讀、梵唄和唱導來作佛經的通俗講演的。本來隨著佛經的傳入...佛說玉耶女經 失譯人名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孤獨,為子取婦,得豪貴長者家...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近人多生肺病,光頗不以為然。後世人業重,情竇早開。十一二歲,便有慾念。慾念既起,無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義,遂...夫學道者,先須並卻雜學諸緣,決定不求,決定不著,聞甚深法,恰似清風屆耳,瞥然而過,更不追尋,是為甚深入如來禪...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煩惱重重。如果事事都為自己的利益打算,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對自己有什...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討厭一個人,不管他吃飯、說話、走路,做什麼都看不慣,這可能也是源於前世的因緣吧。...有這麼一個故事:漆黑的夜晚,遠行尋佛的苦行僧走到一個荒僻的村落中。在轉過一條巷道時,他看見一團暈黃的燈光正從...人緣,其實就是人際關係。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如何,即是否有個好人緣,直接影響到工作、學習、生活是否順暢和諧。可以...父母一路養育我們長大,給予了我們許多,我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方式,這時候,我們不是應該胡思亂想,...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十記載,玄奘大師開始翻譯《大般若經》時,此經梵本總有二十萬頌,玄奘大師準備接受...
密教四波羅夷
【佛光大辭典】
上篇:密教五大 | 下篇:密教四無量觀 |
據北本涅槃經卷四十載,通教聲聞、緣覺、菩薩雖同觀十二因緣,然隨智淺深,法成高下,故有三種之異:(一)下智觀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