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2~1660)明代曹洞宗僧。淮人,俗姓武。世稱子成傳遂禪師。母夢佛摩頂而生師。年六歲,隨其父潛庵乾和尚出家。十歲時,隨父參謁諸方,用心參訪。一夕,詠「結髮為夫婦,恩愛兩不疑」之詩句,豁然大悟。其後歸禮菩提嵩乳道密,道密命師嗣其父潛庵乾和尚之席。後駐錫於報恩、觀音、檀度諸剎。每陞座開示,輒聚數百僧衲學子。清順治十七年三月示寂,世壽二十九。[增訂佛祖道影卷三(虛雲)] p5392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永斷習氣】 p0495 雜集論十四卷八頁云:永斷習氣者:謂一切智者,於非一切智所作不現行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廣說...何等不相離相應?謂一切有方分色與極微處互不相離。...(譬喻)妙法高聳,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又如猛將之建幢旗以譬佛菩薩之說法,能伏魔軍而得勝也。無量壽經上曰:建...(一)位於湖南衡山擲缽峰下,距磨鏡台約半公里。創建於南朝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天台宗二祖慧思曾久居本寺,宣講...【隱密教】 p1405 如教導有十二種中說。 二解 顯揚六卷十二頁云:九、隱密教。謂多分聲聞藏教。...禪林用語。又作烏律率、烏律卒、烏律漆、黑律漆。其意作黑漆漆。常見於禪林語錄。西岩錄(卍續一二二·一七七上):...(術語)豐足利人也。法華經譬喻品曰:饒益諸子等與大車。...(名數)又稱七姊妹。遮文荼,矯吠利,吠瑟拏,嬌摩野,燕捺利,咾哪利,未羅弭之七天也。其曼荼羅,存於理趣經十七...(雜名)大小便也。法華經授記品曰:便利不淨。...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佛在舍衛,居士設食。六群手把飯揣嚙半食。居士譏言,受無厭足,如豬狗駱駝驢牛烏鳥。比丘舉...(一)又作教相三意。乃法華經與法華以前諸經在教相上之三種差別。即:(一)根性融不融相,即五時八教之判教。法華以前...僧伽吒經卷第一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我愛」會讓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臨沒有選擇餘地的窘境。因此,我們要恢復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點。人最偉大的地方就...
汝既發心皈依,今為汝取法名為德熙。謂以大菩提心,俾若自若他,同得沐佛慈光,生佛淨土也。所有三皈,五戒,十善之...
當今學佛群眾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學習深淺不同,以是個人的認識知見也各存不同。此種情況自古皆有之。據經典所依...
佛陀把我們的生命分成五個部分,第一個是色蘊,就是我們的外境,一切的物質世界;第二個是受想行識,它是一個精神層...
布施如果附帶不合理的條件,是可以不接受的。這是為了要幫助對方,舍棄不好心念的做法,讓他真正安住在布施的善法中...
出家,乃出離俗家牽纏雜務之束縛,以期證悟無上菩提為宗,志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旨。 對自己而言,應自度自利,...宗舜法師: 這個剃髮的風俗在古代印度對於重犯,就是犯了重罪的人最大的一個懲罰的方式就是把他的頭髮去掉。所以在...
奉勸各位,在社會裡邊,不要熱衷名利。名利好比過眼雲煙,沒有實在的。萬般皆是假,唯有往生真。永遠記住:諸惡莫作...
傳遂
【佛光大辭典】
上篇:傳奧 | 下篇:傳燈 |
(物名)Vajra,又作嚩馹囉,跋曰羅,嚩曰囉,跋折羅,跋闍羅,波闍羅,伐闍羅,發闍羅,伐折羅,跋折多(斫迦羅)...
永斷習氣
不相離相應
法幢
福嚴寺
隱密教
烏律律
饒益
七母天
便利
遺落食戒緣起
三種教相
【大藏經】僧伽吒經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慧律法師《愛你所做的事》

學佛人須以躬行實踐為事

學佛弟子應依四依法為標準

色受想行識的生命

因布施而起的貪愛執著

出家人托缽意義何在
宗舜法師:出家為什麼要剃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