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sarvatraga-hetu。謂遍行之惑為染法之通因。又作一切遍因。六因之一。即已生之遍行隨眠為後生之自部染法及餘部染法之通因。(參閱「六因」1256) p561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艱難之行法也。常曰苦行。或對於易行而言。法華經提婆品曰: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牟尼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術語)知一切者之意。佛之尊稱。善生經曰:如來即是一切智藏。...梵語 dīpa,巴利語同。略稱燈。指於佛前供養或室內照明時所用之燈火。據四分律卷五十及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五載,僧房...亦名:塔下坐留食戒開緣 子題:佛殿設齋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塔下坐留食戒。除一坐食,及不作餘食法比丘,病比丘...住處慳、家慳、施慳、餘讚慳、法慳。住處慳是只許我自己在此處住,別人不得在此處住;家慳是只許我獨入此家,別人不...(名數)法相謂過現未之三世,有三種之別。即道理,神通,唯識之三世是也。...【一分離欲及具分離欲】 p0017 雜集論四卷五頁云:一分具分離欲者:謂或依地離欲說;若於此地乃至能斷八品煩惱...為大日經所說六十種妄心之一,即常存猜疑懼怖之心相。蓋以烏鳥疑念深重,驚怖心強,故喻之。其對治之法,須修安定無...全一卷。馬鳴菩薩集,宋代僧日稱等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全卷由五十頌組成,記述出家、在家二眾皆須敬重灌頂師...指十界。十界分為凡夫與聖者二類,凡夫指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等六界,稱為六凡,係屬有為之果報;聖...若依生觀、順觀二者,則十二因緣為苦、集之二諦,即無明、行、愛、取、有等五支為集諦,識、名色、六處、觸、受、生...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皈命禮。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每天念一萬聲佛號是對我們淨業行人的底線要求。雖然有工作,總不能一天到晚都在工作,一般是八個小時工作制,就算加...
念佛之人為什麼要吃常素呢?由於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修菩薩道圓成佛果。成佛的種子是什麼呢?是慈悲心、大慈悲心,...人生就像讀一本書一樣,也是有盡頭的,光陰飛逝,一晃眼,我們就會面臨這一天。 我恐怕再過不了五十年,就只是大家...
問: 請問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五願,叫壽命修短隨意願。這是表示極樂世界眾生壽命也有長有短嗎?不是說...問: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師父,這是說...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千變,戴角披毛歷萬端, 不向此生...
復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一者樂於少事。不好多為。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二者樂於靜默。不好多言。三者少於睡...
(一)【楞嚴經】所要對治的就是攀緣心:這個攀緣心怎麼要消滅它呢?因為:第一個它帶給我們憂愁苦惱;第二個它引生...
遍行因
【佛光大辭典】
上篇:遍行 | 下篇:遍周法界 |
【佛證淨】 p0654 法蘊足論二卷一頁云:云何佛證淨?如世尊言: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如...
難行
一切智藏
燈明
塔下食污地戒開緣
五慳
三種三世
一分離欲及具分離欲
烏心
事師法五十頌
六凡四聖
十二因緣與四諦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每天一萬聲佛號是淨業行人的底線要求

念佛人為何要吃素呢
讓我們生活變得有意義

想度眾生,你得趕緊去了才能回來
五逆和謗佛之罪不能往生嗎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復有七法,令法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