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pratipaksa。原意為否定、遮遣。於佛教中,則指以道斷除煩惱等。其中,「道」為「能對治」,「煩惱」等為「所對治」。據俱舍論卷二十一載,欲斷除「修所斷」之煩惱,有四種對治之道,可順次配於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與勝進道等四道。即:(一)厭患對治,又作厭壞對治,首先深厭欲界生死之苦與煩惱惑業之集。(二)斷對治,其次觀苦、集、滅、道四諦之理以斷除煩惱。(三)持對治,再次保持擇滅(以真智之揀擇力來斷滅煩惱)之得,令其不失。(四)遠分對治,再觀四諦之理,以更遠離前所斷之煩惱。
大智度論卷一所載四悉檀之第三對治悉檀,詳述以不淨觀對治貪慾,以思惟慈心對治瞋恚,以因緣觀對治愚癡之法。十地經論卷四舉出三種遠離十惡之法,其第二種稱為「對治離」,即以慈心、布施等善法對治殺、盜等惡法。又摩訶止觀卷五上所說十乘觀法中,其第七種為「對治助開」之法,乃以助道對治障道。此外,有關各種對治之先後次第、能斷之道與所斷之惑兩者間之相應關係等,諸經論所說略有出入,大小乘亦各有異說,然大抵不外以「以無漏智對治煩惱」為其要義。[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一、辯中邊論卷中辯修對治品、大乘起信論、大乘莊嚴經論卷四、十地經論卷一、法華經玄義卷一下](參閱「四種對治」1819) p5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