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世間一切經濟的發展,實離不開能源,然在追求發展的同時,大量能源的消耗,可以說是在所難免的。因此,由於地球能源無止境地被開採,而這些能源卻是有限的,終究還是會有用完的一天。因為有利可圖,近年各地一窩蜂的石油、煤礦的開採,爭相共營,導致國際原油大跌,各地零售油價也創下4年來新低。專家指油價仍有下跌空間。何以會出現這種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乃在於人們的過度開發,爭相共銷,因而造成銷售量供過於求的情況,另一方面則可能與政治等因素有關。
但無論是何種原因,能源不足與能源爭奪的問題,並由爭奪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對人們來說,都是一種警告或提醒:要保護我們的地球,要保護我們的環境,同時更要保護我們的心靈,不要犧牲環境來滿足我們的慾望;物質財富固然重要,但精神財富更值得我們追求。
以佛法來說,「霧霾」固然可怕,「心霾」比「霧霾」更加可怕。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心靈的環保。也就是說,心外的能源固然可以去探勘、求取,但是內心的能源更值得我們加以發掘。這內在的能源,其實就是我們自性的寶藏。但問題是我們如何才能回復自性,回復自己的本來面目,找到內在豐富的能源?
找到內在豐富的能源
我們可舉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一的顏回為例;《論語.雍也.第六之九》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的學生中最好、最明理、最通達道的,就是顏回,因而被稱為「復聖」。顏回這個人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因為他「三月不違仁」,所以沒有絲毫自私自利之心,真正能做到隨遇而安,守份安命,順時聽天,安貧樂道。為什麼他能不爭、不貪、不求?就是因為他明白到外在所得到的,都是假的、短暫的、不真實的,所以必須要把自己內在的思想清理乾淨。
於是他天都是「居道行仁」:所行的都是仁,所住的都是道。
他一簞食、一瓢飲,喝的都是涼水。他沒有兒女,也沒有妻子,什麼都沒有。別人看見他生活如此簡單、朴素,就說道:「他窮到這個樣子啊!」雖然看見他好像很貧、很窮,其實他的「道」並不貧、不窮;因為他安貧樂道,所以能「不改其樂」,每一天都很知足、很快樂。可是我們現在很多人不知足,不知道自己內在的珠寶,反而一天到晚跑到外邊去拾垃圾?你說這有什麼快樂可言?顏回他知道自己裡邊有無價的寶珠,所以不在外邊去尋覓、追逐,也就是說,他得到了真的,所以就不要假的了。
孔子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他為什麼「亦足以發」呢?就是因為他回去後,一天到晚用功修道,真正能做到與道相應,與道合一,也就是找到心內真正的能源,所以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又如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葉尊者,居住洞窟、水邊、樹下,宴坐自然,就是因為他以法為樂,充分享受心內能源的富有。護法明君阿育王,皈依佛法,不僅施行仁政,並且護持正法,造八萬四千塔供養佛舍利,令佛法得以傳播。就是因為他心裡有豐富的能源。
終生享用不盡的寶藏
南宋的石屋禪師,有一次,和一個偶遇的青年男子結伴同行。天黑了,男子邀請禪師到他們家裡過夜,對他說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過夜,明日一早再趕路吧。」
禪師眼見天色漸黑,於是接受了他的建議,向他道謝後,與他一同來到了他家裡。半夜的時候,禪師將要入睡了,朦朧之間,聽見有人躡手躡腳地來到他的房間內,禪師不禁大喝一聲:「誰!」
那人被嚇得跪在地上,禪師揭去他臉上蒙著的黑布,一看原來就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
「怎麼是你?哦,我明白了,原來你留我過夜是為了這個!我一個和尚能有多少錢?你要幹就去幹大買賣!」
男子一聽不禁心中竊喜,並說道:「原來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麼幹大買賣嗎?」他的態度是如此的懇切、如此的虔誠!
禪師看他這樣,就對他說道:「可惜呀!你放著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不去學,卻來做這樣的小買賣,實在是不值得啊!難道有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你都不想要嗎?」
「這種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在哪裡?」
禪師突然緊緊抓住男子的衣襟,厲聲喝道:「它就在你的懷裡,你卻不知道,身懷寶藏卻自甘墮落,枉費了父母給你的身體!」
一語驚醒夢中人!禪師講得實在有道理啊!男子從此洗心革面,改邪歸正,拜石屋禪師為師,後來居然成為一位著名的禪僧。
上述故事中的青年男子,到底為什麼可以頓時豁然醒悟?正如宋代的茶陵郁禪師有偈云:「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如今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這是禪師開悟時所作的一首偈,意思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無與倫比的寶藏,那就是自心、自性,但是由於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才會活得渾渾噩噩,因此,唯有真正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後,才能回復自性原有的本來面目。而已往種種的困惑,都將豁然開朗,洞然明白了。
反觀自心.反聞自性
因此,要看到內在的自我,佛教教我們要反觀自照,也就是《楞嚴經》「耳根圓通法門」中所說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然如何去「反聞」?什麼是「自性」?經中卷三說:「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菩提妙明元心」,也就是其他經論所說的「真如本心」、「如來藏性」,也就是「自性」。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及它們所對應的山河大地,即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全都由這顆人人本具的真心所幻生。六根、六塵就像六條(十二條)河流,它們都來自同一個水源──真如本心。一個修道人,只要逆流(所謂「反聞」)找到這個活水源頭,就能隨意自在地順流(所謂「倒駕慈航」)回到凡塵的六根、六塵世界中;由於他是以真如本心回到現實世界,此時,眼觀萬法也可以是耳聽,耳聽也可以是眼觀,乃至身觸也可以是意想,意想也可以是身觸──六根對他來說,沒有任何的阻礙;六塵對他來說,也沒有任何的隔閡。這就是「六根圓通」,也就是「根塵同源,縛脫無二」道理。
但這對於一般人來說實在不容易理解。
以佛法而言,眾生本具佛性,佛與眾生無二無別,這是佛陀當年在菩提樹下悟道,不可思議的體悟。佛陀成道時第一句話說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句中字字流露著偉大的慈悲心與平等心。從理上說,眾生應然成佛,亦必然成佛,只要眾生放下妄想執著,自能證得與如來一樣的智慧德相。故佛說:「如來智慧,無處不至,無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因此,成佛是我們本分的事,我們只是因為自性蒙塵而流浪生死至今,而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反省、覺悟?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所以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開宗明義即點出,佛性人人自有,不假外求:「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六祖壇經.行由品》)這是六祖得法因緣關鍵性的證悟,亦是六祖為弟子們所點出的「法要」,學佛人當將此四句念茲在茲,自然會有深刻的體會。
六祖所說的「菩提自性」,即是佛性;「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眾生的本性就是佛性,而佛性「本來清淨」,不過是「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暫時被無明障蔽罷了。若能撥開、袪除除無始以來的一念無明,佛性不失,佛性仍在,猶如層積累迭的烏雲散開之後,日光絲毫不減一樣。所以,六祖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若能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則能如《淨名經》所云:『實時豁然,還得本心。』」
因此經中又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就是告訴我們,內心才是一切價值的源頭,內心的財富才是真正的財富;我們內心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何捨棄自心內在的寶藏,而去求取世間短暫不實的財富呢?縱使求得了萬貫家財,對自己的生死煩惱,又有何幫助呢?
唐朝的大珠慧海參訪馬祖道一。馬祖問:「來此何事?」
大珠答:「求佛法!」
馬祖呵斥道:「你自己的寶藏不用,老遠來跟我求什麼佛法?」
大珠不解,問:「我的寶藏在那裡?」
馬祖說:「現在問我話的『心』,不就是你的寶藏嗎?」
所以,只要我們自己覺悟「自心是佛,自心作佛」的話;我們就能直下承擔,那不就是已經找到寶藏了嗎?否則人海茫茫,生死浮沉,沒有發現、發掘心裡的寶藏,即使是趙州八十猶行腳,也只是徒然空費草鞋錢,又何益於自我的生死了悟呢?
結語
德清演徹禪師云:「大丈夫,直截了當,深知古往今來,事事物物,都是夢幻泡影,無有自性。人法頓空,萬緣俱息,一念萬年,直至無生。旁人看他穿衣吃飯,行住坐臥,一如常人。殊不知,他安坐在自己清淨太平家裡,享受無盡藏寶。」
佛教不反對我們擁有財富、賺取財富,世間的財富對現世的生活當然也非常重要。但是,發掘內心的寶藏,開發內心的能源,更為重要。因此,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明白自心,甚至肯定眾生皆有佛性的人,才是真正擁有財富的。你能夠發掘人人本具的佛性嗎?那麼,當下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
際此農曆除夕之日,所謂新歲新願望,希望大家都能好好保護我們現時所處的環境,令它更整潔、更清新、更和諧,大家生活在其中,更為美滿幸福,更加開心愉快!
在此祝願各位網友讀者,羊年進步,身心康泰,心想事成,寶藏無量,如意吉祥!